“琢玉也是……”謝昭錯愕之后,搖頭笑道,“那日上巳,賓客飲酒者不計其數(shù),何況學宮律令尚未頒布,拿來罰你,實在有些過于嚴苛了?!?/p>
蕭窈揉捏著隱隱酸疼的手腕,不情不愿道:“算了,橫豎我已經(jīng)抄完?!?/p>
謝昭提議:“既如此,我此番回去可代為交給琢玉?!?/p>
蕭窈對此無可無不可,見他主動提及,便叫青禾取了抄好的經(jīng)文過來。
謝昭依自己所言,回太常寺時,將這疊經(jīng)文帶給了崔循。
崔循忙中抽空,才寫完給叔父的家書回信,漫不經(jīng)心瞥了眼,封信的動作隨之一頓。
他認得蕭窈的字跡,也能看出來是南華經(jīng)你已看過,實是有真才實學者,”堯莊道,“他這樣的出身,至此地步,殊為不易?!?/p>
崔循頷首認同,卻道:“可您先前已經(jīng)擬定十位得入學宮的學子,名冊也已經(jīng)遞交圣上過目、首肯?!?/p>
堯莊自然知曉此事,也聽出崔循的用意,無奈道:“當真無法破例,容他入學?”
崔循平靜道:“多有不便?!?/p>
堯莊便不再多言,只是視線落在那粗劣的竹紙上時,依舊難掩惋惜之色。
他素有惜才之心,若非如此,這些年也不會收許多弟子。
“居士若無別事,我也該回去……”
見崔循對此熟視無睹,自顧自起身告辭,蕭窈沒忍住上前打岔:“只是添一人,也不成嗎?”
她聽著對話在心中猜了個大概,想了想,又補充道:“又或是不令他占入學的名額,尋個學宮的差事,令人留下來也成?!?/p>
“能得師父看中,說不準比某些個助教還要強些?!?/p>
她倒不是信口開河。
雖說來學宮當差的人經(jīng)謝昭的手篩過一輪,但時下朝中風氣使然,怕是挑遍了,也不可能湊出這么些有真才實學的人。
其中或多或少,總有湊數(shù)的。
她帶著些期待看向崔循,只覺此事于他而言,應當并不難辦。
崔循淡淡看她一眼:“不成?!?/p>
蕭窈欲與他爭辯,被堯莊出言攔下,“莫要為難崔少卿?!?/p>
蕭窈明面上老老實實地應下來,在崔循離開之后,尋了個借口追上他的腳步。
原想著先問問崔翁身體如何,想起那日在別院的經(jīng)歷,又實在對這老狐貍沒什么關(guān)心之意,便只問道:“先前罰我抄的經(jīng),你可看過了?”
“不曾?!贝扪W∧_步,波瀾不驚道,“經(jīng)文原也不必予我。只要公主長了記性,今后不再犯,便足夠了?!?/p>
蕭窈微微瞪大了眼,被噎得一時間不知該說什么。
見崔循要走,也顧不得兜圈子,下意識追問:“那方才之事,為何不能通融?”
“允寒門子弟入學宮,已是莫大的讓步,沒有得寸進尺的道理。公主應該明白才對。”
他似是在說此事,又似是不止如此,意有所指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