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找了路口一位擺攤的代筆師父,借用他家的紙張同筆墨,親筆寫了張字條,交由老先生,“老先生到春行館后,只要將這張字條交給我府上的人,我府上的人便知如何安排。”
虞清松接過紙張,“多謝二爺?!?/p>
謝放拱手作揖:“老人家客氣?!?/p>
阿笙揮著手,同老先生同小石頭揮別。
人力車載著老人同小石頭離去。
納悶二爺為何沒有隨老人同小石頭一塊回府上,阿笙比著手勢(shì),“二爺可是還有事要辦?“
謝放:“是有要緊事要辦。”
阿笙臉上的表情當(dāng)即變得緊張起來,趕忙比劃著道:“那二爺您趕緊去,辦事要緊。”
卻見二爺將手中的雞湯往他眼前遞了遞:“肚子餓不餓,要不要喝雞湯?”
記一輩子
阿笙瞧著二爺遞過來的食盒,愣了半晌。
二爺口中的“要緊事”,莫不是,就是……問他要不要喝雞湯?
“你方才牽著烏梅走了那么久的路,便是不餓,也該累了,一起去那邊坐坐?”
阿笙順著二爺手指的方向,瞧見對(duì)面街道不遠(yuǎn)處的石橋下方,有一處小小涼亭。
阿笙微微一怔。
他最近幾次來這臨水街,每回都是直接拐進(jìn)巷子,倒是從未注意過,対街有這樣一處小小涼亭。
那石橋挨著一個(gè)小碼頭,涼亭想來是供來往的船客做暫時(shí)的歇息或是避雨用的。
阿笙不餓,也不累。
可是……這是難得的同二爺獨(dú)處的機(jī)會(huì)。
阿笙眼露猶豫,比劃著,“可會(huì)耽誤二爺辦事?”
謝放唇邊噙笑,“我今日出門,就是為的送碗雞湯。”
…
原來,謝放拎著食盒出了門,先是去的長慶樓,被伙計(jì)告知,阿笙這幾日都沒有來店里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