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著又組織了三回,家家戶戶的柴火都夠燒了,再不用擔(dān)心寒冬的迫害,那幾人在村里的地位又高了幾分。誰都沒想到,一個小小的砍柴事件不僅叫牢固把握村里話語權(quán)十幾年的村長動搖了地位,更捧起了幾個與他分庭抗禮的對手,小小的清水村也有了關(guān)于權(quán)力的派系之爭。
衛(wèi)文康敏銳感覺到了村里的不同,也樂見其成,雖說兩方都不是好東西,可為了爭取村里人的支持,他們行事總算不會太過分。
雜七雜八的一堆事弄完,新年就這么過去了。出了正月十五,村子里再次忙碌了起來。今年天氣遲遲沒有變暖的跡象,地里的活兒干不了,好些人就縮在家里編竹筐、簸箕、背簍之類的,這些東西不值錢,但總比沒有好。
至于書里常說的織布什么的,可不是一般人能會的,都是家傳絕學(xué),輕易不透露給外人。村里人也就能費工夫搓麻線弄些粗糙的麻布,哪里賣得上錢。家里窮又有勞力的就去鎮(zhèn)上打零工,照例是扛麻袋當(dāng)轎夫跑腿這些,都不是好干的。
年前大家的錢包都癟了不少,年后的生意自然都差了不少,柳家肉鋪算是好的,也明顯感受到進(jìn)賬少了。家里正等著花錢呢,如今又多了人手,柳天驕不想坐以待斃,又琢磨著該弄些什么新花樣賣。
紅紅火火
晚上,
一家人邊吃飯邊討論該弄個什么新花樣。
小包第一個發(fā)言,“我覺得驕哥哥做的包子挺好吃的,要不就賣包子?”
柳天驕搖頭,“不行,
先不說人家對面賣了多少年的包子,
老客戶不少,
光味道方面都不夠,
白家小少爺做的包子就比我好吃。”
小包不同意柳天驕的說法,“他放那么多肉,
能不好吃嗎?咱們只比鎮(zhèn)上別的包子鋪好吃就行了。”
衛(wèi)文康道:“算了,包子費工夫,得一大早就開始弄,咱們還要宰豬鹵豬雜,根本忙不過來,再多請人也不劃算?!?/p>
眾人點頭,有道理,
看來包子是不行了。
江閔說:“賣餅吧,
驕哥哥烙的餅也特別好吃,
蔥香餅,
小糖餅,
還有千層餅。”
這主意倒是靠譜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