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眾人驚嘆于這巧妙的定弦時,一陣沉穩(wěn)而富有韻律的鼓點悄然加入。
咚!咚咚!
那節(jié)奏,莊重而帶著一絲異域的神秘感。
懂行的觀眾立刻聽出來了!
這是櫻花雅樂《蘭陵王》中的鼓點節(jié)奏!
《蘭陵王》源自唐代燕樂,后傳入櫻花,成為其雅樂的代表曲目之一!
徐樂竟然反過來,將千葉和翔自己國家的音樂元素,巧妙地融入到了《歡樂頌》之中!
這簡直是神來之筆!
用你的文化,來演繹我的包容!
臺下,坂本健一猛地抬起頭,眼中充滿了難以置信的震驚!
千葉和翔臉上的血色,瞬間褪得一干二凈!
他怎么也想不到,徐樂會用這種方式來回應!
這還沒完!
就在《蘭陵王》的鼓點即將結束一個樂句時,節(jié)奏猛然一變!
鼓聲變得更加雄渾、激昂、充滿了磅礴的氣勢!
那是華夏西安鼓樂中獨特的“坐樂”節(jié)奏型!
兩種不同的鼓點節(jié)奏,一莊重一激昂,被徐樂無縫銜接,完美地融入了《歡樂頌》的旋律主線,非但沒有絲毫突兀,反而增添了更豐富的層次感和驅(qū)動力!
如果說之前的定弦和節(jié)奏嫁接已經(jīng)讓人嘆為觀止,那么接下來的間奏部分,更是讓所有人瞠目結舌!
徐樂的左手在琴頸上快速移動,右手輪指如飛。
一段即興的華彩樂段傾瀉而出。
那旋律,帶著一絲獨特的哀婉與灑脫,充滿了張力。
他竟然用琵琶的“絞弦”技法,模擬出了朝鮮寒國傳統(tǒng)樂器伽倻琴“弄弦”時那種特有的韻味和張力感!
櫻花的鼓點,華夏的節(jié)奏,寒國的韻味……
還有那來自德意志的,屬于全人類的《歡樂頌》主題!
此刻,在這小小的舞臺上,在這一把直項琵琶上,不同的地域,不同的文化,不同的音樂元素,被徐樂用一種匪夷所思的方式,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!
你不是說東方樂器承載不了西方靈魂嗎?
你看,我不僅承載了,我還把東亞的音樂精髓,都給你融進來了!
你不是要制造對立嗎?
你看,音樂本身,就是融合與共通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