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了十五這天,太子從早晨起就在院子里轉(zhuǎn)圈,眼看時辰終于差不多了,便抓起馬鞭,沖了出去。
荀郁去找荀煦,并未說別的,只是問她何時有空閑,她有事與令君相商。
她那日答應(yīng)長公主后,覺得那個時機(jī)終于來到。
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(nèi),都不曾興起過與荀煦相認(rèn)的想法。
最開始是出于憎恨。
雖然她鬼使神差地選了“荀”做自己的姓,但第一次做出這選擇的她,心中燃著漆黑的仇恨的火焰。
她要報復(fù)荀煦,要荀煦一無所有、一敗涂地。
那時若誰與她說,要她與荀煦相認(rèn),喊她一聲“阿娘”,她能惡心得吐那人一身。
只要看見荀煦,她就會想起阿耶沾著塵土和血污的頭顱,想起自己躺在草甸上奄奄一息,靜靜感受著生命從自己xiong口流走。
那是她無法排解的怨恨。
后來,憎恨變成了恐懼。
她不敢告訴荀煦,不敢問她當(dāng)初做出那番選擇,究竟有沒有一絲一毫想過她的寧寧的人生會變成什么模樣。
不敢問她聽到幽州被屠城時,是否想起過她還有兩個可以稱為“家人”的人在那里。
不敢問她,她究竟需不需要、想不想要這樣一個女兒。
不敢聽到荀煦的真心話,有丹陽郡君這樣一個十惡不赦的女兒,她是否還能因?yàn)樽陨砉饷骼诼洌^續(xù)問心無愧地繼續(xù)自己的事業(yè)。
在聽到長公主那番要求后,荀郁先是從利益角度思考了一番有可能說服荀令君的理據(jù)。
然而想來想去,并沒有好的方法。
歸根結(jié)底,荀煦并不信任她。
于是她想到了坦白身份。
但不能全然相告,以荀煦的心性,即便真的信了她是她的女兒,事涉朝堂,也不會即刻就全然聽她的請求。
她要以身份為借口,向荀煦投誠。
這世間子女仰慕父母,是再合適不過的理由。
讓荀煦相信這份“情”,比相信這個“身份”要容易許多。
如此一來,她不再是長公主死黨,再談嫁入東宮之事,便可以松動許多。
到時候再隨便謅幾句她與太子兩情相悅云云,大約便可以事成了。
到了十五這日,荀郁信心滿滿地前往上仙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