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當(dāng)旁人嘖嘖嘆惋的時候,他們正享受其中。如我們詫異有人忍心離開家園,拋下所有,他們何嘗不訝異我們年復(fù)一年刻板度日?!毙“б砸桓币姽植还值目跉庹f道,心底里只恨自己年紀(jì)太小,治水隊伍斷不會答應(yīng)收他。
(請)
云散雨收的蛻變
那女孩聞言一愣,側(cè)側(cè)頭,怪服氣的:“小家伙話里好像有什么道理似的?!?/p>
大家都笑了。
郭太公點點頭:“人生苦短,每個人總要有一回的,將全身熱血燃燒起來,發(fā)熱發(fā)亮,造福于人,也不枉來這世上一遭?!?/p>
他的聲音具有溫和的安撫性,讓身處離別的人們心緒踏實了許多。
“哥哥,你用什么開山泄洪呢?”小哀拽著一個后生的手,撅嘴問到。
“當(dāng)然有不少的法子啊,可以用銅釬鑿,用石鏟砸,對了,還能用木棍撬。”年輕人比劃著,回答擲地有聲。
“你們走了,還會回狐岐山來嗎?會忘記我們嗎?”女孩追問著,清澈如小鹿的眼睛里淚光在打轉(zhuǎn)。
一時間,眾人語塞,不知該怎么接這個話頭。
“放心!”老人開口了,像是對小哀他們,也像是對將要離開的年輕人們說道,“山重如父恩,水柔似母慈,他們是絕不會忘的。不管到了什么地方什么時候,他們,他們的孩子,孩子的孩子……只要看著心中的自己,就是看到來處的山水了?!?/p>
接著,老人把剛剛折下的柳枝捧了出來,一枝枝分送,“拿著吧,咱這里隨處可見的朝天柳,饑寒的時候救過命的,瞧它們通直上舉的枝條年年新綠,我總是在想,要學(xué)這柳啊,縱橫倒順入土,皆能成活。不要因為走得太遠(yuǎn),忘了根在何處,所受恩澤謹(jǐn)記于心,來日定可枝繁葉茂,長盛不衰!”
小伙子們個個通紅了雙眼,捧起旱柳的枝條,用力哽咽點頭,其中一個對老人叮嚀道:“聽說有幾位治水志士愿意留在此地,他們有本事在身,您老若有事,可以請他們幫忙照料的?!?/p>
郭太公笑答:“好啊,你們瞧,這人跟水一樣樣的,總要去到該去的地方,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來?!?/p>
這倒提醒了小哀,他插話道:“對了阿翁,我曾聽阿宓哥說,他隨大禹首領(lǐng)走了這么些年,兜兜轉(zhuǎn)轉(zhuǎn)走了好些地方,說不定,哥哥們哪天就又能‘轉(zhuǎn)’回來了?!?/p>
孩子的話有幾分逗趣,將感傷的氣氛沖淡了些。
有人問道:“小哀,你說的阿宓,是不是大禹首領(lǐng)的親隨思宓?他也留下來了,還在咱后山上起了個山廬呢!”
小哀驀地跳起來:“這么大的事,我怎么不知道,得去瞧瞧才行呀!”邊說著,邊朝山上的方向撒腿而去。
眾人笑瞇瞇地注視著小哀飛跑遠(yuǎn)去的身影。
“話說回來,泄洪之前,村里有人在后山深林之中見過大禹首領(lǐng)的兩位隨從,其一便是清瘦的思宓,另一位較壯碩的,叫行方,兩人專注地在淬煉著什么,后來會意,原來鍛造的是那兩個噗通入水的小玩意兒?!?/p>
“嗐,那兩個可不是‘普通’的小玩意兒!”
“那人可瞧見他倆是怎么做出來的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