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們都自認(rèn)為酒量很好,喝不醉。
“一杯怎么夠,起碼得三杯!”
“放心,我自喝酒以來,從未醉過,喝一壇也沒事!”
眾人自信滿滿地說道。
可等他們真把杯中的酒頭喝入口之后,他們發(fā)現(xiàn)事情并不簡單。
這酒,實在是有點過于烈了!
他們只覺得口腔、喉嚨和胃里全都被火熱的液體包裹著,一種前所未有的強力刀割般的火辣感覺,刺激著他們的喉嚨與腹部。
“嘶!這酒……這酒……這酒也太烈了!”
房玄齡結(jié)結(jié)巴巴地說道。
實在是這酒太過辣嗓子,讓他說話都費勁了。
其余人也好不到那里去,都漲得滿臉通紅,感覺自己腹中有一團火在熊熊燃燒。
并且因為這團火過于猛烈,燒得他們心中發(fā)慌。
看著眾人,李逸無奈地?fù)u了搖頭。
一群以前只喝過低度發(fā)酵酒的人,今天第一次喝蒸餾酒,喝五十多的酒已經(jīng)算巨大挑戰(zhàn)了,居然還非要喝七、八十度的酒頭,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罪受嗎?
“這酒烈歸烈,喝起來確實沒有方才的酒好喝?!?/p>
程知節(jié)通紅著臉,吧唧兩下嘴,開口說道。
緊接著,還有一些人也開口贊同了程知節(jié)的說法。
聞言,李逸心想,這不是廢話嗎,酒頭除了甲醇含量高,還有很多雜質(zhì),口感能好才見鬼了。
隨后,李逸令人把酒頭撤下,還是換回了原來的酒給眾人繼續(xù)喝。
喝著喝著,房玄齡突然開口問道:
“對了,你這酒可有名字?”
“有,名為五糧液!”
李逸開口回道。
嗯,沒錯,李逸是直接把后世一個名酒的名字拿來用了。
甚至在釀酒方法上,也參考了后世五糧液的釀造方法。
不過,后世那個五糧液,是以高粱、大米、糯米、小麥、玉米五種精細(xì)谷物為原料,而在當(dāng)前的大唐,是沒有玉米這一糧食的,所以李逸的五糧液,要少一種原料。
但沒關(guān)系,不是還要加水嗎,也算一種原料,可以湊夠五種。
在說完酒的名字之后,李逸還借題發(fā)揮,照著后世五糧液的宣傳話術(shù),進一步向眾人介紹了這名字的來源。
當(dāng)然,重點是凸顯五糧液釀造工藝的復(fù)雜與精致,從而進一步烘托出五糧液的得來不易。
說完之后,李逸心中嘟囔了一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