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妙??!”
“這樣一來,就能更好防止官員們弄虛作假,讓科舉更加公平!”
“并且,皇帝還能直接掌握遴選朝廷官員的權(quán)力?!?/p>
“你提出的這個殿試的想法,真是太妙了!”
李世民毫不吝嗇對李逸的夸獎。
面對激動的李世民,李逸淡然無比地說道:
“秦叔,殿試的作用,可不僅是這樣?!?/p>
“更重要的是,此舉可以提高科舉進士的地位,把進士們變成了‘天子門生’。”
“如此一來,可以一定程度上預(yù)防門閥士族拉攏那些通過科舉進入朝堂的寒門官員。”
“這些寒門官員有了‘天子門生’的背景,也會擁有更多對抗門閥士族的勇氣與決心。”
聞言,李世民的雙眸愈發(fā)明亮。
有道理!
太有道理了!
他很清楚,門閥世家經(jīng)常私下采取威逼利誘等方式收編出身寒門的人才。
而這些出身寒門的人,勢單力薄,很難抵擋得住門閥世家的招攬。
但擁有“天子門生”這個身份之后,這些寒門人才的忠誠度無疑將會極大提高。
要知道,“知遇之恩”是極重的恩情,可以說僅次于“父母養(yǎng)育之恩”。
并且,憑借這一身份,寒門人才不但可以擁有皇帝這個大靠山,還能以這個名義聯(lián)合起來對抗門閥士族。
“好一個‘天子門生’!?。 ?/p>
李世民對這個提法太滿意了!
這時,他聽見李逸笑嘻嘻地開口說道:
“秦叔,再想想看,殿試結(jié)束,皇帝給這些新科進士親賜朝服,最后再來一場賜宴,儀式感直接拉滿!”
“什么叫皇恩浩蕩?這就叫皇恩浩蕩!”
“不要說寒門進士了,就算是門閥世家出身的進士,只怕也會對皇帝大表忠心!”
“想不到,你小小年紀居然這么懂得拿捏人心。”
李世民訝然出聲。
他再一次被李逸震驚住了。
震驚之后,他又詢問李逸有沒有更多完善科舉制度的辦法。
李逸便把糊名、譽錄、鎖院等后世完善后的科舉制度給李世民說了一遍。
李世民聽完這些內(nèi)容,自然是驚嘆不已,直夸李逸想得周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