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聽聞大人明日便要啟辰,我已經(jīng)命人在驛館備好踐行酒,雖比不得京城的珍饈美味,可都是禹州的特色。”
趙晗輕輕一笑道:“趙團練有心了,下官感激不盡?!?/p>
待送走趙晗,趙宗全這才長舒一口氣,忙不迭回歸他往日的生活——不是扛著鋤頭下田勞作,就是去河邊垂釣。
汴京城內(nèi),接下來一段時間。
趙晗除忙于驍騎營將士的日常訓(xùn)練之外,便是采買戰(zhàn)馬一事。
幽云十六州水草豐美,河西走廊牧場遼闊,本都是最佳的養(yǎng)馬場所。
只可惜眼下,一個盡歸遼國鐵騎,一個被西夏牢牢掌控。
因此,大周禁軍中的要么是不堪沖鋒陷陣的駑馬,要么便是從大理,吐蕃等地通過茶絹換來的戰(zhàn)馬,還時常受到西夏的挾制。
幾番周折下來,直到將近臘月,才堪堪湊足五千匹肩高皆在四尺以上的良駒。
西夏的騎兵素來神出鬼沒,慣于借著風(fēng)沙掩護如鬼魅般突然殺到。
待大周士兵列陣后,又散作游騎,繞著陣腳放冷箭。
因此,趙晗改變了以往大周騎兵墨守成規(guī)的訓(xùn)練方法,以三騎為一組,九騎為一隊。
彼此以號角為號,各組各隊既可靈活穿插,又可相互呼應(yīng)。
并且,大周與西夏交戰(zhàn)多年,鮮少取得勝績。
不管是廂軍還是禁軍,普遍存在著對西夏鐵騎的畏懼心理。
每逢與西夏對陣,常有士卒:望其塵而股栗。
為破除軍中畏敵情緒,喚醒漢家兒郎骨子里的血性。
趙晗特意將校場上的稻草人盡數(shù)穿上西夏服飾,讓士兵們用真刀真槍進行劈砍。
此法實施不過月余,便小有成效。
士兵們每每劈砍草人時,周身充斥著一股凌厲殺氣,有種要將多年來的屈辱一掃而空之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