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
《左傳》曰:國將興,聽于民;將亡,聽于神。
……
洋洋灑灑寫了許久,已然臨近午時。
趙晗擱下筆,揉了揉酸脹的手腕,打開考籃,取出一個被厚棉布仔細(xì)包裹起來的食盒。
食盒分為三層,第一層是松軟的蒸餅,這會兒還微微冒著熱氣。
第二層是幾片泛著瑩潤光澤的火腿,旁邊配著幾樣爽口的小菜。
最底層是江米粥,有暖胃、健脾之功效。
吃飽喝足稍作休息后,他低頭看了一眼腰間系著的竹青色的香囊,繼續(xù)奮筆疾書。
《孟子》曰:得乎丘民而為天子。
……
《易》曰:天地交,泰。
結(jié)尾處,他不忘拍了拍當(dāng)今官家的馬屁,寫到:今圣官家勵精圖治,以民為本,正與古圣王之心同符而合節(jié)也!
酉正時分,暮鼓聲自貢院外隱隱傳來。
考官準(zhǔn)時收卷,有抓耳撓腮尚未答完者,也有胸有成竹,正氣定神閑整理筆硯者。
入夜,清冷的夜風(fēng)穿過號舍的縫隙撲面而來,趙晗鋪好木板床后,不忘將衛(wèi)小娘贈的護膝穿上。
第二日破曉時分,一道鑼鼓聲后,考官再次放題。
這場考詩賦,題材比較廣泛,對趙晗來說難度并不算高,且各花入各眼,并不能體現(xiàn)出真才實學(xué)。
題目為:以竹為題,賦詩一首。
斟酌片刻后,他坦然提筆寫到:《竹石》
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巖中。千磨萬擊還堅勁,任爾東西南北風(fēng)。
第三場的策論才是重中之重,能否榜上有名,十之八九倚仗于此。
題為,問:當(dāng)今西北二邊,契丹、西夏交侵,朝廷歲賜金帛,而邊患未息。欲固疆圉、紓國用,當(dāng)以何策為先?
看到題目時,趙晗眼前一亮,只覺得出題者實在是精妙。
這分明是在逼著考生在戰(zhàn)和守之間權(quán)衡,既能考校學(xué)識,又可選拔真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