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晚秀心疼她,每天中午吃飯的時候都給她煎個雞蛋。
雖然現(xiàn)在已經剔除掉以前的習慣,取消了養(yǎng)雞的指標,但是產出的糧食也是有限的,楊晚秀也舍不得養(yǎng)多了雞,總共也就養(yǎng)了六只母雞。
最近天氣熱,母雞都不太下蛋,六只母雞每天加起來也就一兩個雞蛋,這些蛋,這幾天全進了景燕歸的肚子。
也不知道是吃得好了營養(yǎng)跟上來還是因為她總喝空間溪水的原因,只幾天的光景,她臉上的菜色就褪了不少,聽力、目力、記憶力都好了不少。
這樣忙了一個星期左右,景燕歸已經攢下了不少的藥材,決定去一趟市里的中藥店賣藥。
八十年代初期因為某些特定因素西醫(yī)發(fā)展的極好,而醫(yī)術高明的中醫(yī)要培養(yǎng)出來比西醫(yī)難得多。
且西醫(yī)因為擁有大量抗生素,所以以治療某些疾病見效要比中醫(yī)快一些,因此中醫(yī)生存的土壤實在是不算好,所以現(xiàn)在市里的中藥店不算多,總共就那么幾家。
景燕歸今天要去的是市里最大的中藥店,這個年代,公交車線路很少,離銀山村最近能搭乘到公交站點的地方還有七八里路,而走路去市里也不過二十里,所以她決定走路過去。
天才蒙蒙亮她就起床了,楊晚秀知道她要去賣菜塞給她一張昨天晚上就攤好的燒餅,再塞給她一個雞蛋,叮囑她一路小心,也是楊晚秀的身體不好,走不遠路,要不然怕是要跟過去了。
景燕歸從善如流的都答應了下來,去年剛嚴打過,今年整體治安還是不錯,不過她一個年輕的大姑娘獨自出門小心一點總歸沒有錯。
她沿著小路到市里的時候也不過是早上的七點鐘,這個年代的人都起得早,市里的店很多都開門了。
市里和她記憶中的樣子有些差別,城里的街道顯得有點破舊,她認不得路了,只能一邊問人一邊前行。
等她找到那家中藥店的時候都差不多八點了,她抬頭看了一眼上面的牌匾,上面寫著慶安堂三個字。
對于慶安堂,景燕歸前世在死之前有聽過關于他們的傳聞,慶安堂是極少數(shù)歷經風浪而存活下來的中藥連鎖藥店,這足以說明慶安堂的掌舵人有著獨到見解,同時也有著他的堅持,才能從大浪淘沙一般的激烈竟爭中勝出。
慶安堂還延續(xù)了老式的問診法子,店里有一個坐堂的中醫(yī),只是這會店里并沒有客人。
景燕歸一進去,坐堂的中醫(yī)就問她:“小姑娘,是抓藥還是看病???”
她忙回答:“都不是,我是來賣藥的,這位爺爺,你們這里收藥材嗎?”
坐堂的中醫(yī)雖然有些失望,卻還是和氣地說:“收是收的,只是我們只收好的藥材,你把你的藥拿出來給我看看?!?/p>
景燕歸點頭,她采的藥材品種不算少,每種都被她分門別類的捆好,一樣一樣地放在坐堂中醫(yī)的面前。
好人有好報
坐堂中醫(yī)仔細看過之后有些意外:“這些藥材不止品相好,年份和生長時間都不錯,炮制的也恰到好處,小姑娘,你這藥是哪里來的?”
“我自己在山上采的?!本把鄽w回答:“家里的長輩懂藥,從小教我認藥制藥?!?/p>
“原來還是個行家?!弊弥嗅t(yī)還想再問什么,門口的簾子又被人打開,一個年青的男人走了進來,他忙說:“柏青,你來看看這藥!”
蘇柏青一早過來拿些藥準備給蘇老爺子送過去,這會聽到坐堂中醫(yī)的話便看了過來,恰好景燕歸此時轉身,兩人打了一個照面,他有些驚喜地說:“是你!”
景燕歸遇到他也有些意外,笑著問:“老爺子好些了嗎?”
蘇柏青點頭:“好得差不多了,我今天打算給爺爺送完藥之后就去銀山村找你,沒想到居然在這里遇到了你!”
那天景燕歸為蘇老爺子墊了藥錢后,他一直想找機會去還錢,只是蘇老爺子病得很重,醒來后又不愿意接受西醫(yī)的治病方式,接回家里自己用中醫(yī)的方式在治。
蘇老爺子一病,蘇家的這些事就全落在蘇柏青的頭上,他這幾天忙得團團轉,好不容易蘇老爺子好得差不多了,他便想著按景燕歸留下的地址登門道謝并還錢,沒想到她居然先到這里來了。
景燕歸笑著說:“我今天是來賣藥的。”
蘇柏青聽她這話本來想的是哪怕她的藥材不太好今天也要買下來,可是他過來看了一下她放在柜臺上的藥材時眼里露了驚訝,這些藥材的品質要遠高于他平時進的藥。
他先是有些驚訝,然后就想起蘇老爺子的病,看著她說:“那天我就覺得救我爺爺?shù)娜耸莻€懂醫(yī)的,今天看到你這些藥我算是確定了,我爺爺那天遇到你真是幸運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