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s:看《三國之召喚猛將》背后的獨家故事,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,關(guān)注公眾號(微信添加朋友-添加公眾號-輸入qdread即可),悄悄告訴我吧!
鄧縣縣衙,諸葛府邸。
這里就是諸葛亮兄弟跟隨叔父居住的地方,南陽郡下轄鄧縣。
若干年之后,諸葛玄因病去世,諸葛亮兄弟便從鄧縣搬了出來,來到了襄陽城西二十多里,在山清水秀的隆中修建了一座草廬,購置了幾塊田地,娶了黃承彥的女兒黃月英,過起了小隱隱于野的生活。
諸葛亮一邊在此躬耕讀書,一邊結(jié)交有識之士,暗中觀察天下大事。在他二十七歲的那年,終于得到了劉備的賞識,在三顧茅廬的盛邀之下欣然出山。
未出茅廬,諸葛亮便運籌帷幄,指點江山,為劉備制定了名垂千古的“隆中對”。最終挽狂瀾于既倒,扶大廈于將傾,硬生生的輔佐著寄人籬下的劉備拼出了鼎足三分的局面。由此名垂青史,流芳千古,被后人譽為智慧的化身。
及至后來,有人對諸葛亮躬耕的地方產(chǎn)生了爭議,一說襄陽城西二十里的隆中,一說河南南陽。而認為諸葛亮躬耕地點在河南南陽的證據(jù)支撐無非來自于諸葛亮的《出師表》中的一句“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陽”。
而事實上,這個時期的南陽郡下轄三十七縣,地大物博,幅員遼闊,向南一直延伸到襄陽城西十里左右。諸葛亮躬耕的這片土地屬于南陽郡下轄的鄧縣,所以諸葛亮說自己躬耕于南陽沒有任何不妥,但要是把諸葛亮所說的南陽與后世的南陽混為一談,那就大錯特錯了!
在劉表入主荊州之前,襄陽只是南郡下轄的一個縣城,自從劉表赴任之后才把南郡一分為二,北部地區(qū)以襄陽為治所設置了襄陽郡,南部地區(qū)仍然稱作南郡,以江陵為治所。再加上黃祖盤踞的江夏,便是劉表手中現(xiàn)在所掌控的地盤——荊北三郡。
大清早起來之后,諸葛玄便魂不守舍的在庭院中踱步,對于是走是留拿不定主意。
“叔父大人,別等了!劉景升與陛下關(guān)系不睦,你的辭呈他肯定不會批的!”
諸葛瑾拎著幾個包袱,恨不得現(xiàn)在就踏上歸鄉(xiāng)的路途。
諸葛玄也不置可否,只是吐出了幾個字:“再等等,再等等看!”
岳云吊兒郎當?shù)陌胩稍谝活w粗大的柳樹底下乘涼,把靴子脫掉,光著腳丫子,翹著二郎腿,要多悠然自得就有多悠然自得。
十二歲的諸葛亮生的眉清目秀,身材高挑,小小年紀便已經(jīng)快要趕上老大諸葛瑾的身高了,此刻正拿著一把掃帚在院子里清掃落葉。
對于叔父與兄長的談話,他恍若未聞,只是不停的揮動著手里掃帚,清掃著地上的落葉。
“哎……孔明,過來涼快涼快,讓下人打掃就行了,你說你是不是吃飽了撐得慌?”
對于諸葛亮每天早晨都來清掃院子的習慣,岳云很是不以為然。
你說你有功夫跟著我練會兒武藝多好?每天不是拿著書本搖頭晃腦,就是拿著掃帚來回的撥弄樹葉,我就不明白了,天子為啥對你那么器重?
“呵呵……你自個兒涼快吧,我不熱!”
聽到了岳云的招呼,諸葛亮只是報以微笑,手里的掃帚并沒有停下,繼續(xù)劃拉著院子里的落葉。
諸葛玄喜歡樹木,所以縣衙后院里栽了不少梧桐樹與柳樹,昨夜一場風雨過后,樹葉零落了滿園。
諸葛亮起床之后就開始打掃,忙碌了小半個時辰之后,把院子里各個角落清掃的干干凈凈,一塵不染,眼見馬上可以收工了。
自己的盛情相邀竟然被拒絕了,這讓岳云覺得很沒面子。
當下便在柳樹底下轉(zhuǎn)了一個圈,頭朝外躺著,腳對著柳樹使勁的踹了幾腳
在巨大的沖擊力之下,柳樹仿佛遇到了颶風一般劇烈的搖晃,滿樹的柳葉仿佛鵝毛大雪一般紛紛揚揚的飄下。
恰好一陣涼風拂過,又把樹葉吹得滿園飄零,諸葛亮這一大早算是白忙活了!
“哈哈……其實吧,我覺得多掃地也能鍛煉身體!”
對于自己的杰作,岳云很是滿意,一副幸災樂禍的表情。
從地上一骨碌爬起來,走到諸葛亮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,壞笑道:“小弟看著兄長意猶未盡,所以成人之美!孔明你繼續(xù)哈,我去找老三這個懶蟲再補會覺,看樣子今天諸葛先生又不打算走咯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