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賓周》9:平槳與海(修)
我剛讀大學時,我媽有次chu國看望恩師,捎帶我一起去了趟她讀博的學校。
讀博前兩年,我媽媽常住國外。那兩年里我父親騰chu時間就向幼教園告假,帶我chu國見她,一家三kou團聚一段時間。
這些事太早了,我沒太多印象,只記得三天打魚兩天曬網(wǎng),n本沒能在幼教園認識到什么朋友,隱隱約約還嫌我爸煩,不懂他為什么總要帶我去見媽媽。她總要回來的。
但我媽對那段經(jīng)歷印象很深。
她說,申博競爭激烈,好的教授都要看成果。當時有一個……算她半個同門吧,一個男同學,姓胡,和她申同一所學校,給同一個老師發(fā)了郵件。
他們的成果數(shù)量、質(zhì)量都差不多,導致我母親過程里一直有些緊張。這種事qg她不讓我父親cha手,當時想著能去就讀,如果去不了,留在國nei也沒什么關(guān)系。
當時我不到三歲,語言能力基本可以自理,正chu1在小孩zi最好玩的年紀。據(jù)我母親說,哪怕是我父親,那時候也常帶我參加一些親zi活動。
母語訓練重要,她是愿意陪在我shen邊的,只是想把選擇的方向交給命運。
幸運的是,兩個人都拿到了offer。
母親特地提到,當時那個姓胡的男同學比她還要gao興,說還好如此,否則他心里真要愧疚死。
為什么愧疚?我問。
因為我這個領(lǐng)域,男同學實在太多啦。她說。
我媽不會特別跟我灌輸什么觀念,包括我和她姓這件事,問起她了也只是說,因為看我小時候為這個跟別人打架很好玩。
后來我又問,為什么很多事你不能直接解釋原因呢?我未必理解不了。
比如為什么那個男同學會為自己沒有擠掉女同學的名額而gan到慶幸,為什么那么多朋友都跟父親姓的時候,我母親會特地要我和她姓。
她還是沒有回答我的問題:“如果給你取名叫‘蔣平宴’,你會不會喜huan?”
我想了想,搖tou:“同學肯定會給我取外號叫小燕,我不喜huan?!?/p>
我的名字其實是我父親起的,有逆隨波逐liu的意思。
隨波逐liu,以槳平之。逐liu即為順shui,“平槳”二字的心意大概不在順風,而在逆風。
我媽說:“我也是。所以未必一定要說chu個什么原因。zuo決定,為約定俗成的規(guī)則gan到人dao主義的愧疚,可以只是因為zuo決定的人喜huan,可以只是因為,對一些事的發(fā)生gan到不合理?!?/p>
她慣例說半糊nong半解釋的話,我聽了一耳朵,也就聽過去了。
巧的是,后來我真的有幸見到了媽媽kou中那位“胡同學”。
當時我剛分手不久,去武當山山腳一個dao館住了個把月,修shen養(yǎng)xg,調(diào)理失戀導致的心理yangwei,并在那里認識了胡聚會。
他不比我爸,很明顯的中年人的長相和shen材。胡聚會也是廣東人,在此之前,我從沒聽過有人能把“丟乃媽”罵得如此清晰。
胡聚會沒有結(jié)婚,談過很多女朋友,我媽結(jié)婚太早,他沒追過她,也沒那個意思。
我確定他不是我爸qg敵,就敞開了和他聊天,問他怎么會來這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