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場轟烈烈的交戰(zhàn),就這么以司馬允失敗而結(jié)束。
司馬允差點就殺了司馬倫了,可惜,功虧一簣。
不過,這個功虧一簣和司馬允對人性的掌握不到位有關(guān)。
他要是在平時就掌握了領(lǐng)兵的伏胤的人性,對他結(jié)交到,那最后的結(jié)局就不是這樣了!所以,沒事的時候,真的要去多走動走動關(guān)係,因為關(guān)鍵時刻,說不定就用上場了!
司馬倫最后的勝利,其實,就是比司馬允多了個走動關(guān)係而已。
司馬倫殺了司馬允,滅了他滿門之后,更是躊躇滿志了。
孫秀也因而更加飛揚跋扈起來,他是個極其聰明的人,但也是個氣度非常狹窄的人。
他當(dāng)初做小吏的事,在黃門郎潘岳手下做事,潘岳對他看不上眼,屢次罰他。
這個仇,孫秀記在心里。
石崇富可敵國,有愛妾叫綠珠,美貌無比。
孫秀在司馬倫起勢的時候,仗著勢力,想要得到綠珠。
石崇哪里會把愛妾給人家?當(dāng)下拒絕了孫秀。
這個仇(其實壓根沒仇,是孫秀自己無恥,認(rèn)為是仇),孫秀牢牢記在心里,當(dāng)然,那個美貌的綠珠,就更是放心不下。
如今淮南王司馬允事敗,正是藉機(jī)報仇的時候!
孫秀因而誣告石崇、潘岳等等與他孫秀有仇的人,統(tǒng)統(tǒng)成了司馬允一黨。
石崇被抄家,感嘆說:“你們是想要我的錢財??!”
那些去抄家的人說:“知財為禍,何不早散了它?”
石崇無話可說,心里肯定在大罵:“誰他媽傻到有錢就把錢到處都散了?!”
——別笑,還真有人錢多的時候就把錢散了。這個人就是春秋時期的范蠡。他去做生意后,每次錢到了千金,就分散給窮人,讓自己永遠(yuǎn)處於不飽和的狀態(tài)。
這是個古往今來,非常有智慧的人。因為他懂得舍,所以,始終保持著不盈滿的狀態(tài)。而盈滿呢,月滿則虧!許多人不懂,總以為錢累積越多越好,殊不知,累積多了,不捨得散出去,其結(jié)果一定是敗了,因為——物極必反!
孫秀便索要綠珠。
石崇對綠珠說:“我為你得罪了他們!”
綠珠聽了,哭著說:“愿效死於君前!”說著,跳樓而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