衛(wèi)瓘不聽,自動出來被抓。
帶兵的榮晦和衛(wèi)瓘有私怨,當下趁機把衛(wèi)瓘一家老小都殺了。
這一場動亂,實際上無論賈后,還是司馬瑋,甚至司馬亮和衛(wèi)瓘,都是蒙在鼓里的被利用者。
策劃這一切的人,是個極其懂人性,極其陰險的投機份子岐盛!
這是一個令人膽寒的人物!
因為他的心機,他的利用人性,達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!
他玩弄了當時掌管政權的所有人,為了就是達到一個目的——擁有至高權力!
所以,剷除了司馬亮和衛(wèi)瓘之后,他接下來要剷除的人是——賈后!
而賈后被剷除了之后,他將剷除司馬瑋,然后,把皇帝控制在手,登上權力頂峰!
厲害!厲害!實在是厲害!
每次想到岐盛如此陰險的心機,我就背脊發(fā)寒,才知道人心可以險到這種地步!
我們別忘了,岐盛只是個小小的人物,可是,他掌握了一樣東西之后,就變得超級恐怖!
而他所掌握的這樣東西,就是——洞悉人性!
司馬瑋殺了司馬亮和衛(wèi)瓘之后,岐盛立即去勸說司馬瑋殺了賈后和郭彰!
岐盛非常的有把握,因為他深知司馬瑋是個怎么樣的人,那就是,他是想著奪取最高權力的人!不然,他怎么會從封地來到京城?
憑這一點,岐盛自信能說服司馬瑋!
司馬瑋被岐盛這樣一說,動了心思了,但他還是猶豫起來。
岐盛見他猶豫,跟他說了三點,第一,現(xiàn)在兵勢正盛,出手的話,有勝無敗;第二,可以正王室;第三,可以安天下。
司馬瑋聽了,還是猶豫,不過,岐盛相信,他很快會做出決定。而這個決定,除了奪權,不會有第二種決定!
就在岐盛自信滿滿的時候,關鍵時候出現(xiàn)了一個人。這個人,讓岐盛的一切心血付之東流。
這個人就是晉朝元老級的人物——張華。
張華是少有天才,他是政治家,又是文學家,同時地理學家和詩人,還有,他還是著名的藏書家。真是博古通今,天文地理,無所不通。
他編纂的《博物志》是中國第一部博物學著作,共十卷,分類記載了山川地理、飛禽走獸、人物傳記、神話古史、神仙方術等,為繼《山海經》后,中國又一部包羅萬象的奇書;他寫的詩,被收進《晉詩》里面去,其中《壯士篇》寫得豪邁,不亞於后來豪放派詩人寫的詩。
他在司馬炎時期,就做到了尚書的職位,大力支持伐吳,因此,滅吳他也有極大的貢獻。他在建議司馬炎廢太子事上,受到了疏遠,可也沒把他怎樣。
司馬炎死后,楊駿上臺,張華才受到排斥。
張華看到楊駿倒臺,司馬亮和衛(wèi)瓘被殺,京城混亂,知道自己的機會到了。他不是不懂人性的人,也不是不懂形勢的人,他覺得國家混亂,需要有人站出整頓,需要有人好好治理,讓百姓過上好日子。
美國總統(tǒng)里根說過一句話:假如我不做,誰來做?假如現(xiàn)在不做,什么時候去做?
張華雖然沒有聽過里根的這句話,但他在實行著這句話:是該讓我來整頓天下,讓百姓過上安穩(wěn)日子的時候了!
張元老出山,直奔主要人物——賈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