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英一時摸不清沈衛(wèi)民什么意思,但是,他現在還有資格和別人談條件?這段時間,他失去了太多,自由、志向,現在還要被強迫著送去大西北。坐上火車的那一刻,他和爺爺都已經認命了。
生在林家,出生就衣食無憂,如今遭遇這等,真不知道感嘆物盛極必衰,還是要怨恨世上不公道。爺爺說他們失去的只是待遇,他們家女兒因為生來就有很多東西,缺乏某種特質,就當成歷練看待就好,不是壞事。
林英當然知道老人家用意,如果一直心存埋怨,可能一生郁郁不安寧。爺爺不希望他長成那樣的性格,患病也要開導他。林英不是一個軟弱的人,相反比起很多人,他已經很明白事理,但是太苦了——
如果只是失去家產,變得一貧如洗。他會怒卻不會悲,惡劣天氣、辛苦勞作雖然艱苦但能忍受。讓人不能接受的是親人的無端指認,以及不相干的人指責和詆毀,被人呼來喝去,根本失去了為人最基本的尊嚴。
可以這么說,這段時間對他態(tài)度最好的外人就是沈衛(wèi)民。
因此,沈衛(wèi)民搭話的時候,他才才順著對方說。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他內心帶著某種期盼,尤其在看到沈衛(wèi)民不畏懼和那些人對上之后。林英幾乎可以肯定眼前這個人肯定是有底牌,如果沒有底氣,他說話的時候不會如此自如和自信。
要真是這樣,這個人是不是可以解救他們呢?哪怕只有一絲可能,林英都希望可以成真。雖然反應過來,連他自己都覺得這個想法可笑,這不是小事,不是誰都有這個膽識的。更重要的是他們完全是陌生人,對方根本沒有救他們的理由。
當然還有另外的原因。既然都已經深陷沼澤,又怎么會怕別人圖謀不軌,再艱難還能艱難過現在嗎?
沈衛(wèi)民可想不到自己只是和林英搭幾句話,就讓他想了這么多。不過就算知道,他也會認為理所當然,經歷過人生極大低谷的人會變的敏感,不相信別人,實屬正常。
如果林英拒絕他,沈衛(wèi)民不會說一個“不”字。人的防備心和他的經歷有關,也和他的心胸和智商有關。只要林英不是特別愚蠢,只要他還有幾分腦子和膽識,就一定會答應他,反正都已經到懸崖邊上了,就算與魔謀皮,就算拿靈魂獻祭,又能怎么樣?
左不過和現下結局一樣。
說實話,沈衛(wèi)民和林英答話的時候并沒有想太多,反過身來想想。如果想做成這件事,難度其實不小。他承林家的情,此舉當是對他們表示感謝;如果是林家不承情,那就怪不了他了。
小沈同志雖然是知恩圖報好青年,但沒有改變別人意志的能力。
“你能給我什么?”
沈衛(wèi)民胡思亂想的時候,聽到了林英的回答。
沈衛(wèi)民眼前一亮,他就說嘛,只看林英的眼睛就知道他不是等閑之輩。一個家族傳承百年都是有理由的,世家之所以被稱為世家,不是因為他們在歷朝歷代上有多顯赫,還因為他們博聞強識,有整套培養(yǎng)子孫的方法。
林家祖上發(fā)家,靠的是不入伍的行當,但是財富能養(yǎng)人。經過幾世的積累,子孫漸漸脫去無知的外衣,朝正軌發(fā)展。
隨著社會發(fā)展,凡是在各行各業(yè)做出名頭的人,都可能名聲顯赫,林家算是真正熬出了頭。林老爺子當家以后,他的兒子以及孫子都接受過高等教育,更甚者他孫子林英到哪都是風云人物,一般沒人敢惹。
如此,林英當然不是泛泛之輩。
沈衛(wèi)民低聲和林英說了幾句話,處處點到為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