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琪的生日對于沈家,特別是沈衛(wèi)民來說挺重要。不過,在其他人看來根本沒有什么。
她是小輩,長輩們沒道理為了給她過生日長來家里,說出來也未免興師動眾。
因此,李招娣在請人的時候,都說是家席,因為暖房。除了沈東林之外,請的全部是家里正經親戚,親舅、堂舅、大伯、堂哥、表哥,再加上沈秀一家,數起來也就幾家人,但大人加孩子算起來也得有五席。
這幾天農閑,大多數都不用上工,一大早就有人過來。
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,沈衛(wèi)民在沈家溝混出了名堂,全家人都沾光,這是一定肯定和確定,且不能避免的事情。
哪個都不是圣人,所謂任人唯賢,前提是自身得有使得賢能的能力,其次是要有賢能。但是這里面忽視了一個前提,那就是任用的那人必須是可信之人。缺少了信賴,人再賢能也不可能受到重視。
所以在此之外,又有了另外一個詞任人唯親。在某種意義上這個詞含貶義,但在一切初始,都是從這個詞起的。古有皇帝要想截竿而起,靠的大都是鄰里相親,這是第一批權臣,雖然大部分只可共患難不可同享福,但是道理總是這個道理。
沈衛(wèi)民辦工廠之初,盡管他們心里有疑惑,有不信任,但還是盡自己的能力給予了幫助。幾個舅舅都不是多話的,不過不管是對待母親還是對待他,都算是傷心,天黑后送到沈家的那一麻袋一麻袋的干果,沈衛(wèi)民到現在都忘不掉。
眼下幾個妗子都在工廠幫忙,舅舅們避諱,加上要侍弄田地,又不想給他添麻煩,只有在工廠忙不過來的時候才會過來幫忙。倒是幾個表哥表弟整天往沈衛(wèi)民身邊湊。
比起和舅舅妗子親近,沈衛(wèi)民和舅家表哥表弟就疏遠很多。不管是之前原主在的時候,還是之后他變成的沈衛(wèi)民,都是如此。
李家最大的孫輩是李豪,這是個不服管教的,在沈家溝也是有名的頑劣。全村的小輩里他誰都不服,就服吳林。
當初因為沈衛(wèi)民和趙琪結婚,李豪還找了沈衛(wèi)民的幾次麻煩。后面被家里爹娘教訓了幾次,才有所收斂。不過去年成親之后,倒是成熟了許多?,F在見到沈衛(wèi)民,再沒有以前的不羈,溫和了許多。
“表弟,我過來了,”說曹操,曹操到,進門的可不就是李豪嗎?他旁邊站著的則是他的新婚妻子,同時也是食品加工廠的工人仝欣。
說起這個,還有一段趣事。
李豪去同學家里玩耍,碰見了仝欣,一見鐘情,回家竄倒著大妗子去提親。當時李豪正值年紀,大妗子沒想太多就去了。人姑娘家里條件挺好,上面四個哥哥才有這一個閨女,從小就是嬌養(yǎng)長大的,當然看不上窮山溝溝里的窮人家。不過這姑娘是個有成算的,主動提出如果李豪答應她的條件,她就愿意嫁。
這個條件就是李家得保證讓她進食品加工廠。
知道這個消息,沈衛(wèi)民沒有憤怒,更多的是驚奇,竟然有人把進食品加工廠作為自己終身大事的交換條件。他作為加工廠廠長,還有億點點高興,起碼證明他們工廠在某種意義上得到了大家的認可。
不過作為李豪的表弟,大舅的外甥有些話該說還是得說,這個條件他可以答應。只要那姑娘嫁到沈家溝來,她就是池山生產隊的人,讓她進食品加工廠沒什么。隨著工廠日益站得住腳跟,產量增加,有些活兒誰干都是干,只要每個月的績效考評通過,都不是問題。
不過,面對上門提親者,她不問男方條件和志向,卻提出了這樣一個交換條件。這樣的人恐怕不容易捂熱。結婚是一輩子大事,絲毫馬虎不得,不管是為了男方還是女方,都應該謹慎。
無奈當時李豪就開了這一竅,認準了人姑娘,無論如何都要娶。這天下哪有父母拗得過過兒女的,到最后大舅和大妗子求到了沈衛(wèi)民面前,沈衛(wèi)民當然是答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