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是小沈同志能聽見他娘的心里話,就能知道這答案是肯定的。
西屋傳來動靜,沈衛(wèi)民回頭看見了沈宏志。說起來他這大侄子就跟幽靈似的,尋常根本見不著,只有早起晚睡的時候偶爾能瞧見。據(jù)他娘閑聊大毛最近晚飯都不擱家吃,現(xiàn)在看他不像是餓著的樣子,這是在外面開小灶了?
正想著,就看到楊小青跑到沈宏志身邊,質問:“大毛,你昨天哪去了?”
“河邊捉魚,”沈宏志甕聲甕氣的說道。
“天天河邊捉魚,天天河邊捉魚,捉魚能填飽你的肚子嗎?”楊小青氣急敗壞。
沒準還真能,沈衛(wèi)民默默想著。
沈宏志比楊小青高出一個頭,他眼神下睨面無表情的看了一眼楊小青,留下一句“我上工去了”轉身走了。
“大毛,大毛,”楊小青叫了兩聲沒人理會,只能小跑著跟了上去。
沈衛(wèi)民看著這一切,總覺得違和,沈大毛原本就是這么硬剛的性子嗎?不過他并沒有深想,隨即就被正要去做的事岔開了思緒。
沈衛(wèi)民換了雙鞋,提起墻角邊的背簍,往昨天的酸果林走去。
果子雖然酸澀到難以入喉,長在下面的還是都被村里閑閑沒事干的孩子給霍霍干凈了,不過稍稍伸手還是能夠到品相不錯的。現(xiàn)在節(jié)氣不算晚,桃杏都還是硬挺的,也好摘。
這片酸果林不小少說也有幾十顆果樹,樹上果實累累,要只是摘,一會就能滿簍,不過沈衛(wèi)民挑剔,只撿個頭大、顏色鮮亮的,再加上動作慢騰騰的,費了不少功夫才滿簍。
滿簍之后,沈衛(wèi)民抹了一把眉頭的汗,站在原地歇氣,心里油然而生一種滿足。這大概就是農民伯伯豐收時候的心情了,只是看著這滿滿一大筐的勞動果實,就心生喜悅。
緩過勁兒來,沈衛(wèi)民把大半果子扔進空間,只留個簍底,開始往家走。
沈衛(wèi)民要這些果子不為別的,直接賣肯定賣不出去,這玩意能酸倒牙,誰能買?所以他要加工一下。這個年代很流行的糖水罐頭,他試著用這些果子做一做,要是味道可行,他就去公社試著零售。要是
不可行,那就不可行吧,頂多就是費些糖。
小事情!小沈同志莫名自信。
不過看他只撿了一筐果就知道事情沒想象中這么簡單,雖然嘴上說這事不可能不成,但還是有很大可能會翻車,所以得悠著來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