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瑾的確是她害的。
不,不僅是風瑾。
闔族的大禍,都是她和司纮一手造成。
這一切的一切,都是她和司纮的錯。
·
湯谷之上,扶桑樹下。
那時候尚沒有五鳳一族,汲瑜和汲隠也不是如今的名姓,她們都還不曾覺醒意識,只在每日晨起輪流從扶桑樹上起,振翅飛向西方,最終落在若木之上。
日復一日,終有一天,她們兩個遇見了另外兩只鳥。一只青色的,在昆侖虛北神母左右;另一只則是五彩的,她的身邊還有兩只毛色混雜的小鳥。
世間仍是一片混沌,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,六只鳥有了自己的意識。
最開始擁有意識的是那只五彩的鳥。
她給自己起名司纮。
后來青鳥也有了意識,神母為其賜名:風瑾。有意識的風瑾已經無法在神母左右侍候,于是她被神母送回了三危山沉睡。
待她從沉睡中清醒過來,便見到了司纮以周身金光反哺天道的場景。可風瑾沒有看到的是,在司纮的周遭,有一處深潭。
潭中有兩只三足玄鳥徜徉其中,其中一只玄鳥,同樣有了自己的意識。
司纮反哺天道也并非出自本心,只是她的腦海中響起,若是她想要族群皆生了神智,就需要以自身功德喂養(yǎng)于天。天道會因為她的喂養(yǎng),賜福與她的伙伴們。
那時候的司纮已經無法壓制周身暴漲的神力,將信將疑之中,她聽信了腦海中的話語。
于是,三足玄鳥變成了,兩只毛色紛雜的鳥兒一只變成了鴻鵠,一只變成了鹓鶵。而她則是褪去了一身金光,成為赤色鳳凰。
青鸞依舊是青鸞。
過了數(shù)年,汲隠、辛篤、溫予相繼生了神智。而在這之間,世間多了許多的生物,有兩腳站立的,有能飛在空中,有四足立地的。其中一些長得和司纮她們相像的鳥兒逐漸也生了神智,眾人按照毛色,劃分部族。
再過了百余年,風瑾帶著青鸞一族前來。
自此,五鳳族成。
滄海桑田,時移世易。五鳳族內隕落的族眾越發(fā)的多,其中就包括鹓鶵的首領——溫予,就是汲瑜都已經沉睡了千余年。
等汲瑜醒來后,她告知大家,人族的信仰能夠促進王族的覺醒。
而后,各族都紛紛在人間設立道場、法場。
一時間五鳳族又隱約呈現(xiàn)出了欣欣向榮的景象。
可以功德、信仰為食的天道如何能夠忍受一族剝奪他的果實呢?于是,天道降下了懲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