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到帚尾夠得著的花球悉數(shù)被撣下后,何逸鈞才將笤帚信手一丟,欠身拾花,盈掬滿懷,準(zhǔn)備制香。
何逸鈞本想今晚隨便換件干凈的衣裳就直接躺下睡了,可現(xiàn)在忽然來了一道新制的香料,又十分想試用這道香氣,起了殷切興致,不試今晚又更睡不著了,遂決定今晚先更衣泡香沐浴,畢后再躺下入睡。
何逸鈞從小就懂得如何制香,用各種花球制過各種香料,縱然來到京師,也不失制香的業(yè)余愛好。
在何逸鈞的室里,香料一瓶瓶堆沉在柜子中,空氣糅合著各種花香,都快蓋過書香味兒了。
鄭竹暮也時常嗔何逸鈞因為制香擱下功課,何逸鈞亦覺得鄭竹暮很是絮聒,巴不得鄭竹暮出京游歷幾個月,自己好生清閑無人攪擾獨制自己的香。
何逸鈞回屋,將花球拆出來,一片片磨成粉后放入碗里,用木片將碗中花粉蓋住,最后將碗放入火中燔練。
地窖的水還剩好多,待時辰到時,何逸鈞便把滾燙的花粉投入水中,水的溫度隨之升了起來,花馥芬芳。
這一宿,滿堂溫馨。
翌日清晨,何逸鈞醒轉(zhuǎn),淘米起灶煮粥,踩著一雙布鞋,負(fù)著背筐,過門,出院。
院墻外確乎倚了一棵二喬玉蘭,但這二喬玉蘭枝頭的花十分稀疏,仿如鐵樹開花,一朝一夕間便紛紛凋零。
何逸鈞才擷了幾串花球,玉蘭根根枝條便清晰可見了。
何逸鈞也不想再擷更多的花兒了,再擷玉蘭就真的像只掉毛雞一樣禿完了,路人走來僅憑一眼便能看出樹上掛著的花被人擷過。
于是何逸鈞躊躇了一會兒,隨后回屋將方才剛擷的花制完,沉柜集香,再后負(fù)著背筐出院,去別處找有沒有其他的玉蘭了。
臨走前,何逸鈞還不忘與院墻外的玉蘭眼波相送。
何逸鈞怡然行走在兩排青墻黛瓦間,長街上眾客嬉笑,趕車的趕車,吆喝的吆喝,揀鱸魚的揀鱸魚,弄轆轤的弄轆轤。
大人們忙著交易,閑搖羽扇,孩子們忙著打鬧,撞拐子的撞拐子,跳山羊的跳山羊,井市喧味兒濃郁十足。
蒼穹泄下日光,璀璨生輝,晴空萬里,又是全新的一天。
琴宅外的路,何逸鈞是從未走過的,對一草一木都十分陌生,記住琴宅坐標(biāo)位置的情況下,將這片地方兜兜轉(zhuǎn)轉(zhuǎn)逛了幾回圈兒。
好消息是何逸鈞熟悉了琴宅外的地形,再走遠(yuǎn)點大概率不會迷路。
而壞消息是何逸鈞硬是找不到
背上負(fù)著棕皮箭囊,
手中持著把彎弓,那支射花的箭正是這把弓發(fā)出來的。
何逸鈞換了副臉色,怡悅道:“三巾百步穿花,挽弓滿月,
叫人望塵莫及,
瞠乎其后,
不想直接上前告訴我你跟在后面走,又想讓我注意到你就在我身后,
懂得找準(zhǔn)機(jī)會朝我這邊射來一箭,
我才發(fā)現(xiàn)你的存在。”
施清奉朝他走來,
不動聲色地瞥了眼他肩后的背筐,朗聲道:“阿四太會說話了,我確實一路跟著你,可我存在感那么低的嗎,
昨晚還口口聲聲講得好好的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