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江南的舊友?!敝苌蚰晷Φ?。
從到了建樂城,他就拾起了幾乎所有的江南舊友同窗等等關(guān)系,書信往來,收集江南的大事小情。
顧硯看的很快。
信里就說了一件事,聽說世子妃李家李夫人在和江南絲綢總行談把細(xì)布鋪進(jìn)江南絲綢總行所屬的絲綢行和各大絲綢鋪子的事,聽說是臨海鎮(zhèn)的何老掌柜牽的線。
“世子妃和您說過這事兒嗎?”周沈年問道。
“阿囡很早就不過問生意上的事了。這個,你怎么看?”顧硯問道。
“我覺得何老掌柜的信這兩天應(yīng)該就能到了,先看看何老掌柜的信?”周沈年看著顧硯問道。
“何承澤的信……”顧硯的話沒說完,突然問道:“東溪是怎么死的?”
“說是病死的?!敝苌蚰晷⌒牡目粗櫝幍纳袂?,“東溪要是留在建樂城,倒還有條活路,他不該回去?!?/p>
“回去是因為心有所想?!鳖櫝幩朴兴茻o的哼了一聲,“讀書的功夫都用在了胡思亂想上了。”
隔天,何承澤的信就送到了。
信里詳細(xì)的說了李金珠和江南絲綢總行的合作。
起因是李金珠發(fā)現(xiàn)和她們交易細(xì)布的男人越來越多,李金珠就去找了何承澤請教,男人越來越多的原因是李金珠收細(xì)布的價錢定的高,織細(xì)布的利潤很大,以至于吸引了各家的男人,不光是賣棉線買細(xì)布的男人越來越多,連去織工學(xué)堂的男人都多起來了。
李金珠希望把織細(xì)布這樁謀生之道留給貧家女子,何承澤就建議李金珠降低收細(xì)布的價錢,把利潤轉(zhuǎn)移到細(xì)布的買賣上,這樣也能讓出足夠的利潤,讓行商和鋪子成衣坊等愿意做細(xì)布生意。并且建議李金珠和江南絲綢總行合作。
李金珠和江南絲綢總行談的很順利。
最后,何承澤說他建議李金珠牽頭成立江南棉布行會,這樣才不至于以后被江南絲綢總行拿走了生意,或者被江南絲綢總行拿捏。
顧硯和周沈年商量到半夜,回到府里時,李小囡早就睡著了,顧硯雖然有一肚皮的問題和話想要立刻和李小囡說,還是沒叫醒李小囡,這些都不是耽誤不得的急事。
撐臺面
王相府上那場賞花會雖然規(guī)模極小,卻像煙火的引捻,一點亮光之后,建樂城各家的賞花賞景觀燈踏春就像炸開的煙火,整個建樂城重新回到往常的熱鬧之中。
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對李小囡這個新任世子妃的好奇,送進(jìn)睿親王府的請?zhí)韧甓嗔酥辽偃?,這些送進(jìn)來的請?zhí)?,幾乎都要特意捎帶一句李小囡:請王妃和世子妃如何如何…?/p>
尉王妃一張一張的接著請?zhí)?,對著特意捎帶的那句’和世子妃’八風(fēng)不動。
李小囡喜歡八卦看熱鬧,聽的看的可都是別人家的八卦熱鬧,這種奔著她來的各種請?zhí)臒狒[,她避之不及,默默祈愿一家都不要去。
睿親王府地位超然,尉王妃又是嚴(yán)肅端莊的性子,向來是輕易不赴宴請的,現(xiàn)在也不例外,送進(jìn)睿親王府的請?zhí)?,絕大部分都被尉王妃置之不理。
可潘二太太親自送來的請?zhí)?,尉王妃就不好置之不理,李小囡也就不能不去了?/p>
潘二太太送來的是在城外玉津園的賞春宴。
照建樂城的規(guī)矩,正月十五看一夜燈之后,天明時候不是回家,而是出城賞頭一波春意,這一條的建樂城外人頭攢動,繡帶飄揚,春意盎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