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兒子懂了,我這就去辦!”朱九爺呼的站起來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剛剛吃過午飯,周沈年就趕到了李家,跟著周沈年一起過來的,還有晚晴。
晚晴往后院看梅姐種秋菜,周沈年和李小囡說話。
“這位于行老叫于承福,是個厲害人兒?!?/p>
周沈年開門見山。李小囡沏了杯茶放到他面前。
“于承福老娘跟平江絲綢行施會長的老娘說是表姐妹,于承福兩三歲的時候,他老娘背著他過來平江城,投奔了這位表姐。
“于承福和他老娘被安排在瑞福坊一間大雜院里,于老娘到織坊領了份雜工。
“瞧這安排,這份親戚要么遠得很,要么,這一對表姐妹情份不怎么樣?!?/p>
周沈年笑著評論了句。
“于承福兩三歲上就被他老娘帶著進了織坊,說是于承福聰明得很,膽子又大,到十六七歲時,就做了織坊的小管事。
“于承福生得一幅好相貌,說是從十四五歲起,就有人給他說親,到十七八歲,眼看著他越來越有出息,說親的更是踏破門檻,于承福就是不吐口,直到后來,云山坊的東主張又安看中了他。
“云山坊是家老商號,織坊不算大,張又安只生了一女一子,都不算聰明。
“張又安將不大的小織坊一分為二,一半留給兒子,一半給閨女做了陪嫁,陪嫁的這一半就是現(xiàn)在于承福的福云坊。
“平江絲綢行的施會長比于承福大十歲,于承福極小的時候,就很會奉承這位遠房表哥,成了親有了自己的織坊之后,于承福還是跟從前一樣,鞍前馬后的奉承施會長。
“平江絲綢行前一任老會長即將卸任時,施會長出面要爭會長位置時,據(jù)說大家都很意外。
“施會長膽小怕事,心眼也不多,接了父親的位置做了行里的行老之后,行里有什么事都是縮在最后面,話都不敢多說,嘿?!?/p>
周沈年一聲嘿笑。
“托于承福的福,施會長沒費什么力氣,就爭下了會長的位子,施會長做了會長,于承福就成了于行老。
“施會長在會長這個位置上坐了快十年了,有施會長的地方,必有于行老。
“于承福做了行老之后,福云坊的織機數(shù)翻了一倍,福云坊增加多少織機,云山坊也增加多少織機,福云坊和云山坊的織機能翻個倍,是因為原本的云山坊實在太小,一共也不過二十來張織機。
“在下以為,第一,這個于承福有大才,可限于江南絲綢行對在行織坊的嚴控,有才無處施展,必定十分憋屈?!?/p>
周沈年眼睛微瞇,片刻,嘖了一聲。
“有才之人不能展才?!?/p>
李小囡笑著點頭,這滋味兒,她懂。
“第二,于承福的福云坊增加多少織機,他小舅子的云山坊也一樣增加多少,說是有幾年拿到手的數(shù)額是單數(shù),那就是云山坊多一架,福云坊少一架織機。
“于承福這個人,要么人品不差,要么,心機極為深遠,大奸似忠,不管哪一種,都能用用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