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硯看著李小囡,慢慢悠悠的噢了一聲。
這倒是個好法子。
自從織坊改成全部五成稅之后,江南的繁華跌落,幾十年毫無起色,這是他和太子說得最多,也最憂心的事情之一。
她這生意要是能做起來……
可她是個能做生意的人么?
顧硯上上下下的打量李小囡。
“你看什么?”李小囡莫名其妙。
“這可是大生意,織機綜箱都不便宜,你有多少本錢?二十五兩?還是~”顧硯拖著尾音,“像你家皮蛋行那樣,你動動嘴,活都是你幾個姐姐做,你家皮蛋行能拿出多少本錢?”
“皮蛋行是我們家的生意,當然是阿姐打理,這個生意是我的,我自己打理!”李小囡白了顧硯一眼。
什么叫她動動嘴?皮蛋行的生意她連動嘴的機會都沒有!
“你怎么找織工?挨家敲門問人家會不會織布?先從哪兒做起?你們李家集?”
“李家集不行,做好了,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人情才做好的,做不好,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都是一家人才做不好的。昆山縣也不行,洪家在昆山縣呢。
“就在平江城吧,挑一個旁邊的鎮(zhèn)子,比如郭巷鎮(zhèn)。
“找人容易啊,趕上逢集的時候,支個攤兒出來就行了。”李小囡揮了下手。
就是路演推廣么,這個她熟得很!
顧硯聽她說到支個攤兒出來,兩根眉毛挑得高高的,好一會兒才落下去。
他覺得她這生意也就到支個攤兒,只怕她連這個攤兒都支不出來。
“你一共二十五兩銀子的本錢,能買幾臺織機?”顧硯靠回椅背,嘴角似有似無的往下扯。
“我打算先從最便宜的三綜織機開始,唉!”李小囡聲長嘆,“也就是兩臺半織機的錢,先買兩臺試試吧。”
“你跟你大阿姐說過了?你大阿姐點頭了?”
李小囡斜著顧硯那一臉不懷好意的笑,沒理他。
她這幾天就在發(fā)愁怎么說服大阿姐。
”我等著你生意開張!“顧硯看著一臉愁容的李小囡,笑出了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