賀人龍再拱手道:“我等緣分,就暫且到這,諸位弟兄……保重!”
劉承宗牽著馬兒站在人群里,就在他兄長身后,作為唯一一個跟邊軍一起離開魚河堡的家丁選鋒,他的畫風跟別人不太一樣。
他牽著紅旗,知道他要跟著兄長離開,賀人龍把這馬送他了;別人的箭囊里都是十幾只箭,他的馬背上掛了兩只箭囊,三十三支箭,其中六支是最好的雕翎快箭。
名叫小鉆風的獵犬,還有魚河堡滅鼠辦主任眉點梅都跟著他。
眉主任正在馬背的木籃子里坐著,看起來十分不喜歡這個四面漏風小屋子,氣得在籠子里一直朝周圍哈氣。
別人都能多輕裝就多輕裝,有些人連鎧甲都沒帶。
他倒好,人馬貓狗,帶了足足四張嘴;頭頂兩瓣北軍盔、身披赤色邊軍甲,腰懸雁翎刀手持七尺短矛,像出去打仗一樣。
魚河堡的城墻上站滿了人,近二百邊軍將士在賀人龍的送別下各自結(jié)隊沿河向南開去,誰也不知道站在城上的守軍此時應作何感想。
離開的人,心情更加沉重,他們目標清晰的只是少數(shù),多半不知何去何從。
走出里遠,劉承宗與兄長并行,看著兩岸綿延山脈,嘆了口氣道:“賀將軍對部下不壞?!?/p>
心事重重的劉承祖點著頭道:“將軍一向認為只知道軍法約束的將官不過庸才,說統(tǒng)率士卒終究還是要將心比心,不過如今絕境啊——”
“將心比心,比不過一顆饑心?!?/p>
劉承祖隨后便換上正色,道:“咱這二十四人,只有三日糧,腳程快也就夠走到安塞。
往南到米脂有四十里路,去延安府的路著實不好走,路上要想辦法弄點吃的,還要靠你的小鉆風。
我想先回家,到家再做別的計較?!?/p>
注:1萬歷末期至天啟七年欠餉數(shù)據(jù)出自《度支奏議·堂稿》
2天啟六年至崇禎二年延綏鎮(zhèn)發(fā)餉數(shù)額出自《度支奏議·邊餉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