辦公室的門被推開,在低頭書寫的謝放手中動作微頓,他抬起頭。
黃維庸手里拿著一份興報的報紙,面有焦色,“二少,今日興報的頭版頭條,您可瞧過了?”
謝放將手中的筆暫時擱在桌上,“看過。怎么了?”
黃維庸一愣。
看過?
二少已經看過興報今日的頭版頭條了?
黃維庸不明白,既是二少已經看過今日興報的頭版頭條,怎的還能這般平靜。
也好,既然二少已經看過,那么這件事商討起來也便方便許多。
黃維庸將手中的報紙放在桌上,指著頭版頭條上的文字,“二少,為何這興報會知曉您有意拿下東郊鐵礦的獨立開采權?經過興報這般大張旗鼓的報道,林市長那邊會不會就對我們有所避嫌?”
謝放笑著問道:“民眾的反應如何?”
民眾的反應么?
黃維庸回憶著自己從報童手中買過報紙,街上的百姓互相間談論此事的情形,“百姓見了這篇報道,倒是都很開心,認為當局這一回,總算是腰板挺直了一次,未再受東洋人的掣肘。
就我買了報紙回公司的一路,凡是聽到談論此事的百姓,說是喜氣洋洋,也不為過?!?/p>
謝放掀了掀唇:“如此就夠了?!?/p>
黃維庸不解,“二少您……這是何意?”
謝放淺笑著道:“民意不可違?!?/p>
民意不可違?
黃維庸忽地明白過來。
是了,原本當局要將東郊鐵礦的開采權交由東洋人同北城商人一事,民眾就十分不滿。今日這則新聞一出,無疑大大振奮了人心。
倘若民眾對謝家拿下東郊鐵礦的開采權樂見其成,那么對于當局,無疑已是騎虎難下。
民意若是沸騰,便極易發(fā)生暴|亂。
當局大概率不會冒這個險。
這么說的話……他們豈不是靜等當局的反應便可?
甚至,主動權亦在他們這一邊?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