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大夫低頭,拿起桌上的紙筆寫藥方。
方慶遙左右瞧了瞧,湊過腦袋,好奇地低聲問道。“馬大夫,怎的今日,這人這么多???”
往常濟和堂雖說人也不少,可沒有像今日這般,這么多人,像是半條長寧街上的人都擠在了這濟和堂里頭似的。
馬大夫將寫好的方子交給邊上候著的伙計,嘆了口氣,“今年入冬以來,這氣候著實太反常了,較以往要冷了不少。不少百姓都因為沒有備足足夠的棉衣、被褥,還有過冬的炭火,只能咬牙撐著,這生病的人哪里會不多?!?/p>
更勿論,有些家庭窮得吃不起米飯,饑寒交迫,身體自是一天天垮下去。
不少人都是家里人擔心再不送醫(yī)館,熬不過去,否則也不會往這醫(yī)館送。畢竟問診、取藥,對于許多家庭來說,都是個不小的負擔。
阿笙聽了,心里頭不免難過。
今年的冬日確實太冷了些。
同為窮苦人家出身,對此,方慶遙自是深受感觸,“哎。這天氣一冷啊,窮苦百姓的日子確實太不好過了。馬大夫,什么時候濟和堂開始施粥,盡管遣人去我店鋪里要份子錢。我方某絕無二話。”
往年深冬,濟和堂都會組織施粥,長寧街上的鋪子,大多數掌柜也都會盡自己的心意,出一筆份子錢。
方慶遙便是其中之一,且年年不落。只是往年都是等著濟和堂的伙計上門。今日既是剛好在濟和堂,也便主動提起這樁事。
馬大夫當即雙手作揖,“好。我替屆時受到恩惠的民眾,先行謝過方掌柜。”
方慶遙拱手回禮,“不過是略盡綿薄之力罷了?!?/p>
后頭排隊的人還等著問診,既是已經看完診,方慶遙便站起身,同阿笙兩人,去藥柜那邊拿藥。
…
“這天真的是越來越冷了。聽說其他地方下了好幾天的大雪,在鬧雪災呢?!?/p>
“我看了今早的報紙,這報紙上登載,不少地方都出現了糧食短缺,棉衣不足,炭火供應不足這些情況。哎,大雪封路,這城里頭的人出不去,外頭的支援物資也都進不去哇?!?/p>
“哎。希望咱們符城可千萬不要下雪才好??瓤瓤??!?/p>
“是啊。咱們就只好祈禱千萬別下雪才好。這沒下雪都這般冷了,若是當真下雪,這下雪后的日子可怎么熬?咳咳咳?!?/p>
阿笙同爹爹兩人走出濟和堂之前,便少不得聽見醫(yī)館里的病人同家屬唉聲嘆氣,心憂著尚未真正到來的寒冷天氣。
方慶遙低啞著嗓子,同阿笙道:“我看今年這情形,即便是到時候濟和堂施粥,怕也是不夠。窮人家除了填肚子,能夠有冬衣、被褥過冬的也極為重要。
不行,我得想辦法,回頭找孫掌柜的他們,問一問,看能不能大家伙想辦法,捐點錢,給一些窮苦百姓人家發(fā)放冬衣、被褥,好讓大家把這個冬天給挺過去。”
阿笙聽了,當即高興地朝爹爹比劃,“爹爹,我支持您!”
聽聞去年便有城中百姓被凍死的,只是去年有疫病,不少人是因為先得了疫病,沒能好全,才會沒挺過冬天。
今年瞧目前這架勢,只會更冷。
若是爹爹能夠說服長寧街上的掌柜、老板們捐款,給窮苦百姓添置冬衣、被褥,著實是大大的功德。
阿笙同爹爹走出醫(yī)館的功夫,瞧見一老一少,似乎是爺孫兩人,穿著單薄衣衫,哆哆嗦嗦,咳嗽著地從他們身旁走過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