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笙撫摸著烏梅,放慢了腳步,眼底掙扎著。
他是不是最好同二爺?shù)纻€(gè)歉?
“我這食盒里裝的是雞湯,一大早,便讓師傅放在灶臺(tái)上煨了。我拎著這雞湯出門,先是去了長慶樓,后又去了青柳巷。從青柳巷出來,又過了長寧街……”
阿笙方才在心里頭圈勸解了自己半天,乍然聽說這食盒里頭裝的是雞湯,雞湯還是二爺一大早便讓師傅在廚房灶臺(tái)上煨的,心里頭又難過了一回。
又聽說是二爺親自拎著雞湯出了門,心里頭已不是難過可以形容,簡直是難受。
心好像是一團(tuán)揉皺的紙張,皺皺巴巴,無一處是平整的。
阿笙想將自己的耳朵給捂起來,不想再聽下去,及聽得長慶樓三個(gè)字,阿笙忽地一怔,待聽見“青柳巷”,阿笙抬起臉,陡然瞪圓了一雙杏眼,不可置信地看著二爺。
二爺這,這雞湯,莫,莫不是……
謝放注視著阿笙的眼睛:“阿笙,我今日總算知曉,你每日要拎著食盒,過長寧街、福橋,到鳳棲街究竟有多累人了?!?/p>
他一向知道阿笙每次來春行館,都不會(huì)輕松。
然而,知道同真正切身體驗(yàn)了一回,到底不同。
且不說日頭多曬,單就這手指被食盒勒著,滋味都不好受,更勿論,除卻春行館,阿笙有時(shí)未必只送一趟。各中辛苦,自是加倍。
阿笙的心兀自跳個(gè)不停。
不,應(yīng)該是他理解錯(cuò)了,或者只是一些巧合。
二爺這雞湯,怎,怎么可能……
怎么可能是為他備的?
而且二爺方才聽二爺說,二爺去了長慶樓,又去了青柳巷……
二爺去了長慶樓,從伙計(jì)口中得知他在家,所以去他家里尋他這尚且說得通,可二爺又怎知他在臨水街?
“阿笙可喜歡喝雞湯?”
二爺?shù)脑捛逦貍魅氚Ⅲ系亩铩?/p>
阿笙微張了張嘴,明明他真真切切地聽見了二爺說的什么,可總還是疑心自己是不是聽錯(cuò)了。
謝放明知故問:“怎么不說話?可是不喜歡?”
阿笙倏地回過神,趕忙搖頭。
意識(shí)到這會(huì)兒搖頭可能會(huì)讓二爺誤會(huì),又忙點(diǎn)了點(diǎn)頭。
他這又是搖頭,又是點(diǎn)頭的,本來對(duì)他來說有些大的斗笠便往下掉,遮住了他大半張臉。
謝放再次將他的帽檐微微抬高了一些,唇角噙笑,“逗你的?!?/p>
阿笙仰起臉,不確定地看著二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