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城時局不穩(wěn),如今的太平景象,在數(shù)月后便會被東洋人的炮火聲所打破,只是謝放不能如此直白地告訴老爺子。因此,只是以時局不穩(wěn)相勸,勸老爺子最好帶著小石頭同阿笙一起南下。
小石頭已然在北城入了學(xué),虞清松又上了年紀(jì),舟車勞頓,于他是件極其辛苦的事,便婉拒了謝放的提議。
謝放知曉,北城一直是老爺子的夙愿。
如今老爺子在北城交上了朋友,小石頭又在北城上學(xué),老爺子不想再做變動,亦能夠理解,也便沒有勉強(qiáng)。
到時候若是真起了戰(zhàn)事,只能到時候再想辦法。
阿笙知道二爺勸過老師,他自己也還想再勸勸。
那日他接受羅先生采訪后,隔日便見了報。羅先生甚是保護(hù)他,隱去了許多的細(xì)節(jié),即便如此,文章刊登后,仍是造成了不小的反響,以至于當(dāng)局竟對羅先生下了警告,不許他再報道東洋人尤其是東洋軍人的負(fù)面消息。
當(dāng)局如此軟弱,他日若是當(dāng)真爆發(fā)戰(zhàn)事,怎么能夠保護(hù)得了這全城的百姓?
老師同小石頭老的老,小的小,一旦北城動亂,便是逃出城,都會會格外艱難。
這也是為什么老師已經(jīng)婉拒了二爺,他仍然想再勸一勸的原因。
虞清松還是搖了搖頭,“不了。阿笙,我老了……是真的不宜長途跋涉了,更勿論我還帶著小石頭,路上只會牽累你。你還年輕,天南地北地到處走一走,無論是對你的廚藝,或者是對你往后繪畫上的造詣,都是好事?!?/p>
阿笙的眼睛起了一層薄薄的水霧,“您才不老……”
虞清松瞧了阿笙的手勢后,哈哈大笑,“是,是不老,不老。為師年輕著呢。”
“阿笙來了——”
“阿笙來了——”
“小騙子”吃飽喝足,似是才瞧見站它前面的阿笙,這會兒才撲棱著翅膀,扯著嗓子喊。
虞清松笑罵了句,“這傻鳥,你都站它面前好半天了,它才瞧見你。“
阿笙也被這小東西給逗笑。
師徒二人都看著八哥笑,用笑來掩飾各自心中的不舍同感傷。
彼此心知肚明,時局動蕩,這一北一難,往后再見,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。
…
北城火車站。
“阿笙哥哥,你到了繁市后,要時常來信?。 ?/p>
“阿笙哥哥,我會想你的!你一定一定要早點(diǎn)回來??!”
站臺上,小石頭雙手緊緊地抱著阿笙。
阿笙還沒走呢,便開始叮囑他要時常來信,早點(diǎn)回來。
自打阿笙決定南下,其他人包括阿笙同爺爺虞清松在內(nèi),便默契地瞞著小石頭,就是擔(dān)心小家伙知道了以后會鬧著一塊去。萬一為了不讓阿笙走,故意藏起阿笙的東西,便會耽誤事。
小石頭一直到來這火車站,才被告知,阿笙要去繁市。
但是大人們都只是告訴他,阿笙只是去個十天半個月,很快就會回來。
是以,小石頭才會“叮囑”阿笙,要早些回來。
虞清松拍著他的肩,“好了,你趕緊將手松松,讓南傾同阿笙說會兒話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