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記得有一年中秋,我?guī)е隳镉H,經(jīng)過福橋。河面上穿梭著各種游船。人站在橋上,船上的笑聲都能飄到岸上來。那個時候,你還小,被你娘親抱在懷里。
你娘親說,等你長大了,我們一家人也租一條船,游……”
方慶遙倏地一停。
阿笙原本聽得入神,聽見爹爹像往常那樣一提到娘親,便止住了話頭,心里頭說不出地難過。
方慶遙端起桌前的茶,喝了一口,吃了一口手中的月餅,“難得過節(jié),想去東湖邊去吧。記得不要去人太多的地方?!?/p>
阿笙這會兒也不急著去游湖了,他想聽爹爹多講點(diǎn)娘親的事情。
可他深知,除非爹爹自個兒說漏嘴,提到娘親,否則無論是誰問他娘親的事,爹爹都不會再多提一個字的。
…
阿笙只好點(diǎn)了點(diǎn)腦袋,從竹椅上起身。
“別是約了什么姑娘吧?”
阿笙才邁出幾步,聽見爹爹微帶著調(diào)侃的試探,無奈地轉(zhuǎn)過頭,“爹爹……”
誰會看上一個啞巴呢?
倘若他不是長慶樓的少東家,只怕人家姑娘聽說他是一個啞巴,扭頭就走。
不知道怎么的,阿笙想到了二爺。
那二爺呢?
二爺……喜歡他么?
這個問題,阿笙沒敢深想下去。
至,至少二爺不討厭他。
如此,對他來說,也便夠了。
方慶遙認(rèn)真地道:“你可是同鄭小姐看過親的了。人家那邊一直沒給咱們一個明確的答復(fù),說明女方家還在考慮咱們。
你可不許在這個節(jié)骨眼招惹別人家的姑娘,對你自己,對人家姑娘都不好。知曉了?”
阿笙抿起唇。
只是看過親,又不是定親了。再一個……女方那邊遲遲沒有給出答復(fù),說明并未瞧上他。
要他說,只有爹爹在剃頭擔(dān)子一頭熱。
阿笙不愿在今天這樣的日子里同爹爹起什么沖突,只是比劃著,“我出去了。現(xiàn)在夜里涼,您一個人不要在院子里待太久。小心著涼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