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間食肆就在官道旁邊,遠遠的可以看見襄州城門。
襄州乃是大城,有山南節(jié)度使坐鎮(zhèn),城中秩序相對井然,是以人口眾多,商貿(mào)繁華。
不過裴星悅望著排著長隊的城門,不禁納悶道:“那些是從什么地方來的難民嗎,怎么這么多?”
“唉,這不陜州大旱,半年沒下雨了?如今這鬼天氣又熱,百姓們沒辦法,只得背井離鄉(xiāng)找出路?!毙《⒁煌胨孛娣旁谂嵝菒偟拿媲?。
裴星悅疑惑道:“可是襄州離陜州不是還隔著一個滄州和澄縣嗎?”
“公子不知道呀?聽說滄州關城門了,不愿收流民,澄縣不知道,但情況應該也差不多?!毙《f完長嘆一聲,作為底層小人物,看著這些流民不免帶上感同身受的悲哀,“朝廷大老爺們不管事,賑災不知道何年何月呢,如今人活著啊就靠運氣,這日子,是越來越艱難嘍!”
裴星悅來襄州走得是另一個方向,倒是第一次聽說,他見官道上往襄州而去的百姓,各個衣衫襤褸,面黃肌瘦,拖著沉重的步伐,拼著眼底的一絲希望,盡可能地在走快,不禁心下沉重。
繞過一個滄州大城,光靠雙腳不知道走了多少時間,更別說饑渴交加,滿身疲憊,怕是一松懈就得病倒了。
不過這些人還是幸運的,至少襄州的城門還沒關。
這時,小二又勸道:“公子若要進城,還是早些去,我們掌柜的說,流民只會越來越多,怕是不久襄州也得關了,今日是食肆最后一天,午后他也得帶著家人進城避一避嘞?!?/p>
一旦吸收的人數(shù)超過一個城池的負荷,必然先保證城內(nèi)百姓的生活,山南節(jié)度使這么做倒也不算錯。
食肆里坐著的大多是走南闖北的旅人,不用小二多說,便知情況不對,匆匆吃完抹了嘴,就向城門走去。
裴星悅也牽上自己的馬上路,然后墜在隊伍的最末尾等待進城。
天氣炎熱,酷暑難耐,就算裴星悅有內(nèi)力支撐,天生小火爐的他額頭也不禁冒出了熱汗,更別說這些千里迢迢而來的難民,一個個面色或蒼白,或潮紅,雙眼凹陷,身體已是虛弱至極。
可城門放行的速度卻很緩慢,等得人實在心焦。
好不容易往前挪了一段距離,排在前面一個看起來六七歲的小姑娘突然毫無征兆地倒下了,一旁的少年一驚立刻抱住了她,晃著她的肩膀叫喊。
小姑娘雙目緊閉,一臉潮紅,不論少年怎么喊都沒有反應,甚至連四肢開始抽搐起來。
少年簡直嚇傻了,眼淚瞬間迸發(fā),他抬頭慌張地看著周圍,望著人群喊道:“來人啊,求求你們救救我妹妹吧!救救她吧!”他一邊喊一遍磕頭,不過幾下,額頭就紅腫了。
然而前后的隊伍都看著,卻沒一個站出來,城門檢查的士兵見此皺了皺眉,冷漠地無動于衷,甚至有些嫌棄。
小姑娘的情況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,無非是長時間沒吃東西沒水喝,身體太虛,再烈日暴曬,就中了暑熱。
可是大家的情況都差不多,實在沒什么余力幫助別人,這一路上不知有多少人就這么沒了,人早已經(jīng)麻木。
現(xiàn)在大家只想盡快地進城,有人甚至還罵了一句:“這丫頭死定了,小子你還進不進城,不進就讓開,別耽誤我們!”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