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將至,何婉芝在計劃里提出,近期的視頻主題最好是以清明美食和農(nóng)忙為主。
麻小嬋仔細研讀了一下,她做的那份計劃書,覺得可行性很高,畢竟,做清明美食所有需要用到的食材,田間地頭里多得是。
再加上這份計劃里結(jié)合了農(nóng)忙鏡頭,看著就更加有生活氣息。
多看幾遍,麻小嬋腦海里便又了大概畫面,并且按照何婉芝的劇本開始著手準備起來。
這個季節(jié),她家里本來就準備種瓜點豆,麻小嬋便主動接手了種花生的活計。
甚至為了加快翻地的速度,讓直播更有看點,麻小軍和剛子扮演村民,假裝干完活扛著鋤頭路過。
“小嬋你怎么一個人翻地啊,你阿爸阿媽呢?”
“我阿媽最近身體不舒服,阿爸早上帶她去了縣醫(yī)院檢查,家里的花生種都已經(jīng)拌好了,不抓緊時間種下去,到時候該浪費掉了……”
麻小嬋一邊回應(yīng)著對方,一邊吃力的揮動著鋤頭,想要將土地開墾出來。
盡管她十分賣力,但因為力氣小,鋤頭揮舞了半天,也沒挖開多少地。
剛子幾人站在一邊看她挖了一會兒,見她實在費力,才主動開口。
“阿妹啊,就你那種方式翻地,估計天黑了你都翻不完這塊地,這樣吧,我跟剛子幫你一把,將這塊地給翻開,但你得管我倆的晚飯成嗎?”
“成,沒問題,地你們來翻,我這就去給你們找晚飯食材!”
麻小嬋拍了拍身上的土,挎起地頭上的籃子說干就干,她一邊在地里翻找野菜,一邊跟直播間里的觀眾進行互動。
“直播間里的朋友們,你們覺得,這頓晚餐小嬋如何準備才更有誠意呢?”
可能是因為停更了幾天的原因,也或許是因為這次的直播不夠有趣,從開播到現(xiàn)在一個小時過去了,在線觀看人數(shù)都還不到五千。
上次因為麻小嬋看不到直播間里的畫面,沒辦法進行互動,所以這次何婉芝特地在胸前掛了個手機,方便麻小嬋隨時看到彈幕跟觀眾互動。
【在我們村幫人干活,肯定得用大魚大肉招待人家,就是不知道小嬋那邊的生活條件怎么樣,家里有沒有這些?】
【人小嬋的媽媽剛剛生病,前些天她腳被夾子夾到也在醫(yī)院花了不少錢,讓她準備大魚大肉,估計有些困難……】
觀眾想著,麻小嬋若是能拿得出好久好肉招待,早就請人幫忙干活了,哪用得著別人主動開口,所以,他們斷定,在生活上,麻小嬋肯定有自己的難處。
就在大家討論著她該如何盡力豐富這頓晚餐的時候,麻小嬋已經(jīng)挖了一小把野蔥捏在手里,向大家展示。
“當(dāng)當(dāng)~,我手里拿著的是我們苗寨比較富有特色的一種野菜,名叫野蔥,我想著正好快到清明了,今晚不如做頓社飯和蒿菜團來招待剛子哥他們?!?/p>
【嗯?社飯,蒿菜團?這兩種食物聽著很是新鮮,小嬋能跟我們科普一下,它們分別是什么嗎?】
麻小嬋很快看到了這條彈幕,她一邊挖野蔥,一邊給大家進行著科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