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在四月十三,是個萬里芳菲的好日子。
是日,公主府和崔府兩處,
人來人往,
車馬不絕,若是來得晚些,
怕是沒了下腳的地兒。且不說王太太如何主持府內(nèi)事務(wù),且說說蓁蓁的出嫁儀程。
身為公主,
本該從宮中發(fā)嫁,過宣德門,以示天下,可她二婚,
又是個不喜張揚的性子,是以發(fā)嫁之所,
選在皇城北面的秋爽齋。這地,
非同尋常,一來,比鄰皇城,往日里頭不少宮妃宴請在此,二來,
皇城以北為尊,以示新帝看重。
當下,秋爽齋熱鬧喧騰,
越過層層守衛(wèi),方才得見秦葉蓁梳妝之處。
秋爽齋往北,有個小二樓,她由眾人伺候,
端坐妝臺。宮婢為她束發(fā),人影幢幢之中,可見娘子一襲鳳冠霞帔,耀眼奪目。大袖衫之下,銷金裙金線織就。緩緩動作之間,華彩流動,金光熠熠。
娘子眉眼上翹,紅唇微張,好似觀音婢,于祥云之上飛舞。
眾人你一句我一句的恭賀聲中,外間喧囂不知因何突然愈加沸騰,蓁蓁令小宮婢出門打探,片刻回來稟告,“公主,陛下來了,說是恭賀公主新婚大吉,事事順遂?!?/p>
一時之間,小二樓下左右鼓樂,仿若得了獎賞,歡喜更甚。
此前商議婚儀,誰人也沒提過這茬。蓁蓁尚在閨中之際,和秦茂之間,無甚多余交集。她從沒想過,今上來此。
是殊榮,也是向世人的宣告。
秦葉蓁真心實意感謝他。
此番成親,雖然有著圣旨,以上天之名行事,可坊間長舌婦不少。他們嚼舌根,若說蓁蓁全然不在意,那自然不是。而今今上來此,此后再有人說起她二婚這事兒,怕是要多想想。
今上的身影,轉(zhuǎn)瞬之間就到小二樓下,他似乎不打算上樓。來此,真真是替她撐腰。
蓁蓁是個和善人,有人對她好,她自然回報。是以,鳳冠穩(wěn)當當落在發(fā)髻那一刻,她收拾妥帖,站在小二樓屋檐下,朝秦茂遙遙一拜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