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道明揮袖,狂風(fēng)憑空生出,卷起不知多少塵埃,最后匯聚成一個西瓜大小的灰團(tuán),飛來出去。
王道明已經(jīng)看出了這里的玄機(jī),傳說之中,達(dá)摩面壁,壁上留影,卻是將自己的精氣神,映入了現(xiàn)實,而六代當(dāng)時便已經(jīng)是虛道絕頂?shù)母呤?,精神意念?qiáng)大到不可思議,他在這里居住過一段時間,卻是將自己的些許精神意念,留在了這件竹屋里,讓原本脆弱無比的蒲團(tuán),歷經(jīng)歲月而不朽!
這并非六代有意為之,而是六代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能量場,就好像磁鐵一般,同化著周遭的一切。
這種修為,卻是不知超越王道明凡幾,別看現(xiàn)在王道明練出神通,sharen滅寨,威風(fēng)無兩,甚至縱橫南荒近百年的血魔也死在了王道明手上,但比起六代,卻是差了太多太多。
關(guān)上門,王道明直接坐在了竹床上的蒲團(tuán)上。
這一坐,王道明便覺天地突變,好似揭開了一層偽裝,這竹海,這大湖,這天地時空,時運命數(shù),盡皆不一樣了,世界好似揭開了外在的偽裝,那原本蒼茫莫測的道,好似就在王道明眼前,觸手可及,讓王道明不自覺的便要陷入悟道的狀態(tài)。
道何其難悟,悟道,不知多少修行者,一輩子都難進(jìn)入一兩次這種狀態(tài),在這種狀態(tài)下,修行者心神空靈,智慧千百倍增長,以往的種種疑惑都能迎刃而解,令無數(shù)修行者孜孜以求。
“這里怕是一處大道源地,天生近道,不過卻只在這方寸之間才能夠覺察到!”王道明從蒲團(tuán)上起身,那種悟道之感,頓時消失,先前充滿靈韻的天地,頓時恢復(fù)了平凡。
道難言,無處在,而又無處不在,不增不減無生無滅,并沒有多寡大小之分,有的只是離道的遠(yuǎn)近。
天地日月萬物時空,都不過是道的外顯,只有勘破了那外在的本質(zhì),才能與道交融,合道成道,成就無上功果,而修行者堪悟大道,便是要勘破本質(zhì)。
這天地之間有種種奇地,或是天成,或是人為,這些奇地,大道更易顯化,又或者影響修行者,靈韻天成,讓修行者更容易接觸到道,捕捉道韻。
這些地方便是所謂的洞天福地,仙佛圣土,非同尋常!
中土神州又三十六洞天,七十二福地,都是靈韻濃厚,道韻顯化的圣地,而近道之地卻還要超越這些洞天福地之上。
不過,近道之地只能讓修行者堪悟天道,而想要得成大道,卻還需要堪悟人道,天人合一,才能修成無上功果,否則最后定然會化入道中,或是成為道奴,又或者化作劫灰。
在南荒,如這竹屋一般的近道之地,一共有兩處,一處是王屋山源頭的荒帝陵,另一處便是這里。
荒帝陵是近道之地人盡皆知,只要精通風(fēng)水相術(shù)易數(shù)之道,會望氣,便能夠見到南荒的天地人運,都在向荒帝陵匯聚,天地如陣,荒帝陵便是南荒的陣眼。
不過荒帝陵只是明面上的陣眼,實際上,南荒的陣眼卻是有兩處,一明一暗,明是荒帝陵,暗的便是這里。
有整個南荒的天地人運相助,也無外乎在這里可以輕易悟道!
王道明坐回蒲團(tuán)上,沒有借機(jī)堪悟大道,反而放空了心神,陷入了沉眠,從自神蠱堂殺出來,王道明就沒有睡過覺,除了sharen,便是演練神通,參悟大道,王道明能一路見神殺神見佛殺佛,無人可擋,絕非僥幸。
這一路下來,王道明也有些倦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