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氣已寒。
圣駕十月初一從京城出發(fā),一路走走停停十余日,終于到達了洛陽城。
靖和二年十月十四。
洛陽城外錦緞為屏,綾羅鋪地,圍幕重重,珠玉輝煌,百官林立,肅然無聲。
巳初,一隊禁軍全副武裝,策馬奔來,分立兩側(cè),數(shù)十名宦官、宮女們手捧香爐、拂塵等物迤邐而來。
足足過了一刻鐘,鐘鼓之樂遠遠傳來,遙遙出現(xiàn)了華蓋、旌旗之影,無數(shù)車馬、人群簇擁著兩輛雕龍畫鳳、珠玉為飾的金輅車緩緩駛出。
再往后,便是后宮妃嬪、文武百官的車駕。
從城外到行宮的一路上,天子與太后都未曾露面。
及至到行宮前,謝渡看向一旁的內(nèi)監(jiān),神色并無任何諂媚,溫聲道:“請啟陛下、太后,為行宮賜名?!?/p>
內(nèi)監(jiān)上了第一輛金輅車,隨即傳旨,命謝渡前去覲見。
謝渡在車外站定,平靜道:“臣謝渡,拜請陛下圣安。”
車內(nèi),宋妄冷淡質(zhì)疑的嗓音響起:“謝卿,這行宮不像是新建的?”
語氣當中,頗有問罪之意。
其他人都一驚,擔(dān)憂看向謝渡。
從一開始,豫州官員們便擔(dān)心,以前朝行宮迎接圣駕,是否會有不敬之嫌,但謝渡一意孤行,他們也沒法子。
如今圣上發(fā)難,恐怕不好了解。
謝渡道:“啟奏陛下,此處行宮乃前朝高宗所修建。”
宋妄坐在車內(nèi),險些氣壞了,不可置信道:“前朝高宗時期的行宮,距今已逾百年,豈能居?。恐x渡,你以此行宮接駕,可有把朕與太后的安危放在心上?”
宋妄還有基本的理智,知道做皇帝的,萬萬不可貪圖享樂,便沒有罵謝渡用破爛糊弄他,更沒有提不敬之事,只拿天子安危說事。
謝渡不緊不慢道:“陛下容啟,臣萬萬不敢有不敬之心,更不敢輕視陛下與太后安危?!?/p>
“今歲七月,臣接到圣旨,絲毫不敢耽擱怠慢,連夜勘察走訪,選定一處地址,決心修建一座行宮,奉陛下、太后巡幸。”
“然今歲豫州各地因流民一案元氣大傷,賦稅皆用于安置流民,無錢無糧,更兼秋收之際,丁壯忙于農(nóng)事,不堪征徭役。”謝渡聲音平和,“臣以為,天子圣明寬仁,定不忍看豫州百姓因徭役而耽擱秋收,更不敢因一己之政績,有辱天子聲名?!?/p>
“是以,臣遍尋古書舊籍,以此古行宮為根基,重新修繕,重置裝飾,盡力使其崇光泛彩。得配皇家氣象,方敢迎接陛下、太后,望陛下、太后明鑒?!?/p>
宋妄冷笑一聲:“如此說來,謝卿倒是用心良苦,朕倒該嘉賞一二?!?/p>
他惱怒至極,卻不能因此責(zé)罰謝渡。
謝渡所言,字字句句合情合理,言語之間全是為了天子、為了百姓考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