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不是像現(xiàn)在這樣,
愕然停頓了兩秒,還‘結(jié)結(jié)巴巴’。
答案只有一個:貝星認為他自己的對戰(zhàn)方式不符合自己這個朋友的‘行事作風(fēng)’。
毫無疑問,
自己在f班和漫畫視角中營造的是‘強硬冷酷’的作風(fēng)。
相對的,
貝星的迎戰(zhàn)方式‘懦弱’。
貝星糾結(jié),應(yīng)該是有人教他這么做,
教他的人地位在貝星心里分量很重。
除了他之外,
這樣的人不是作為班主任的廖元良,就是院長李勤。
祁越看不到貝星馬賽克的臉上具體是什么表情,
但在第一時間瞥到了貝星在自己的問話后變得通紅的耳根。
通常情況下,不是偷偷害羞就是尷尬的情緒。
根據(jù)貝星的脾性,祁越精準確定貝星此刻是在窘迫,
適當?shù)慕o予了一些言語刺激。
“不方便嗎?”
祁越嗓音溫和,
語氣里沒有半點咄咄逼人的氣勢,可卻是在無形的形成‘逼迫’。
“貝星,
我以為你我之間,沒有什么是不能明說的?!?/p>
話到這里,祁越在貝星緊張的抬起雙手在面前糾結(jié)攪在一起之前,迅速補充。
“這也是我剛才直接向你開口的原因?!?/p>
言下之意,你看我都那么‘坦誠’的開口了,你不說點什么嗎?是因為我待你之心,和你待我之心不同嗎?
簡簡單單一句話,既鞏固他對貝星的了解,又能讓貝星在刺激中沒來得及多思考就下意識想解釋。
人在‘解釋’的狀態(tài)下,很容易產(chǎn)生‘辯解’的心理,說出非常多的話。
“祁越你別誤會,我剛才猶豫沒有別的意思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