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過是心理上的緩一緩。
自己剛剛在那家店內(nèi),遇到了一位“熟人”。
但這并不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。
坪內(nèi)澤己。
一個完全陌生的名字,有里可以完全肯定自己在人生的前十幾年從來沒有聽到過這個稱謂,所以她在一開始聽見自己背后的人叫出聲時沒有任何反應(yīng)。
但接話的聲音卻讓她不得不在意——是石川恭一的聲音。
實際上,
鑒于有里一直以來養(yǎng)成的習(xí)慣——她在首先進入一家店的時候會總會先觀察一圈店里的人。
或許也帶了點經(jīng)常碰到緊急情況的ptsd,總之,她的目光非常自覺地被坐在中間一張桌子上,清一色地穿著黑色服裝的人所吸引。
那個時候,她就注意到了石川恭一,雖然自己和對方偶遇的頻率之高讓人覺得有些微妙,但也不能因此就認(rèn)為對方有什么惡意或者壞心思。
兩個人的熟絡(luò)程度沒有那么高,加上這會石川恭一是背對著點門口的位置,有里和娜塔莉是在伊達航之后進入的店鋪,他就算會掃一眼來人,也會因為前面這位的體型忽視她們。
有里自然也沒有特意去打招呼的意思。
后來因為店員的引導(dǎo),自己反而坐在了石川恭一那一桌的附近,到此刻,有里都覺得這不算什么事情。
雖然無意特別注意身后的這一桌,但聲音的傳播又不是真的能由自己控制的事情。
直到她剛落座就聽見石川恭一的那一桌有人喊了“坪內(nèi)澤己”這個名字,她以為是那一桌上別人的姓名,可即使是簡短的肯定,有里也幾乎能百分百確定這就是他的聲音。
——兩個人聲音完全一樣的概率幾乎是零。
她當(dāng)然第一反應(yīng)是自己聽錯了或者看錯了。
但理智回籠之后,她知道這并不可能。
聲音是由多個因素決定的,包括但不限于聲帶的物理特性、口腔形狀、鼻腔共鳴、發(fā)音方式以及個人的語言習(xí)慣等。
這些因素中的每一個都具有個體差異,并且即使是同卵雙胞胎,盡管他們的生理結(jié)構(gòu)極為相似,但由于不同的生活經(jīng)歷、健康狀況變化和其他環(huán)境因素的影響,他們的聲音也不太可能是完全相同的。
理性和感性在腦海里碰撞,尤其是身后的人在之后的交談中明顯變得收斂
甚至可以說是有在“表演”的成分在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