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們每日都在跟上海郊區(qū)百姓的糞便打交道,
輪流給上海郊區(qū)的百姓化驗。
到現(xiàn)在為止,
已經(jīng)有上百人被驗出患有血吸蟲病。
這些人被各自的村子安排到單獨的地方居住,他們的排泄物也都被銷毀。
政府不管血吸蟲病,
但這些醫(yī)生和科研人員自掏腰包,
竟是遏制了血吸蟲病的蔓延。
他們這段時間非常忙,甚至沒空回家過年,
但因為做的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,
全都干勁十足。
這日,
給研究血吸蟲病一事提供了部分資金和諸多設(shè)備的馮院長又來了這個簡易的研究所。
因每日都要化驗糞便,研究所有一股怪味。
而馮院長剛進去,就見一個年輕人正在忙碌。
這個年輕醫(yī)生,曾作為志愿者,
前往江蘇疫情最嚴重的地方。
大約是曾經(jīng)見過慘絕人寰的場景,
他成為了研究所里最努力的人。
馮院長欣賞地看著他,
正想夸他幾句,門外突然傳來聲音:“有人在嗎?”
馮院長聞言,好奇地來到外面,
就見外面站著一個相貌平平的中年男人。
“兄臺前來,所為何事?”馮院長好奇詢問,
這個找過來的中年男人,正是汪編輯,他瞧見馮院長,先做了自我介紹,又詢問馮院長的身份。
馮院長并未隱瞞,說出自己身份。
“原來是馮院長!”中年男人喜出望外,立刻說明來意:“馮院長,我是《申報》副刊編輯,數(shù)月前,我刊收到一位匿名人士的投稿,說他從國外研究所得知,血吸蟲病的傳播跟釘螺有關(guān),當(dāng)時云景先生還未在小說里寫到血吸蟲,我也未曾聽聞這方面的消息,就并未將之當(dāng)回事……”
說著,汪編輯拿出當(dāng)時的投稿信件,當(dāng)作證據(jù)給馮院長看。
馮院長認真看過,驚訝萬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