桑景云道:“洪先生,你來了那再好不過,我去將我這些日子寫的稿件整理一下,你離開時可以帶走。”
桑景英編寫的《水滸傳》已經過稿,現如今他每星期都寫三冊交上去,這周的三冊早已寫完,還讓桑學文幫忙謄抄過。
她也能拿出三萬字的稿件。
《新小說報》給她加了稿費,這讓桑景云創(chuàng)作激情大增。
她現在一星期下來,至少寫三萬字。
桑景云整理好手稿,用報紙包好給洪永祥后,跟著洪永祥出了門。
她這才知道,《上海日報》也刊登了譚崢泓建孤兒院的事情,收到許多捐款,而洪永祥這次過來,送的是《上海日報》收到的捐款。
洪永祥還將她的稿費帶了過來。
將價值九十個銀元的莊票收好,桑景云和洪永祥一起走向隔壁。
那孤兒院的孩子用來居住上課的房子,已經蓋得差不多,只是還未鋪瓦片。
這蓋房子的速度,在桑景云看來有些快,但仔細一想,又覺得這樣也正常。
他們蓋的并不是十幾層乃至幾十層高的房子,而是很普通的兩層磚瓦房,譚崢泓為了幫助棚戶區(qū)的人,還又從棚戶區(qū)雇了幾個人。
現在幫忙蓋房子的人,加起來有三十來個,進度想慢都難。
如今房子還未蓋好,已經是那兩個泥瓦匠故意拖慢進度。
不過桑景云覺得他們拖慢進度不是壞事。
畢竟這兩人拖慢進度的方法,并不是偷懶不干活,而是將地基挖得更深一些,將房子蓋得更細心一些。
桑景云看過他們蓋房子,那活兒干得很精細,她相信這孤兒院若是不經歷戰(zhàn)火摧殘,百年后都能好好的。
跟洪永祥聊了幾句后,桑景云就回了家,繼續(xù)躺著。
譚崢泓瞧見桑景云出門,洗了手擦了臉打算過來搭個話,就發(fā)現桑景云已經回家了,很是懊惱。
他只能跟洪永祥聊起來。
洪永祥在孤兒院的工地這邊待到下午四點,和譚崢泓一起回租界。
他們離開時,工地上的人還在干活,現在還沒到吃晚飯的時間,他們都要等吃過晚飯才走。
譚崢泓的兩個保鏢還會留下守夜,免得晚上有人來偷磚瓦。
譚崢泓和洪永祥一起回租界,路上,忍不住詢問:“洪先生,你跟桑小姐怎么認識的?我看你們關系不錯?!?/p>
洪永祥道:“之前桑小姐曾在我家鋪子幫人寫信掙錢,我們就認識了,她家在租界有個熟人,我偶爾會幫忙捎帶東西。”
“原來如此?!弊T崢泓看了一眼洪永祥手上,用報紙包裹的東西,他怎么覺得,這像是一些紙張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