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,有一些人專門靠幫人抄書維持生計。
這個城市里有很多孤本,這些孤本受眾少,但又有一些人愿意重金求購。
印刷是不劃算的,那些手上有書的人干脆就花錢請人謄抄,再將抄本出售。
趙先生請的抄書先生住在一個書局里,他帶著幾位教授前往那個書局,路上,還跟幾位教授聊起這本書。
“這本書里寫了許多政策,若能實施,利國利民。倘若俄國今后如書中這般發(fā)展起來,定會變得強大,我們需要警惕俄國?!?/p>
趙先生說道。
清末,他們國家跟俄國打過很多次仗,他有些擔(dān)心俄國會在發(fā)展起來之后侵略他們。
幾位教授也同樣擔(dān)心,同時詢問書里的內(nèi)容。
趙先生便一樣樣詳細說明。
正說著,書局到了。
也就是這時,他們發(fā)現(xiàn)書局門口立著一塊牌子,上面寫著:“云景先生新書出售,欲購從速?!?/p>
趙先生瞧見這招牌,喜出望外:“我最喜歡云景先生的書,今日可真是趕巧了!”
那幾位教授中的一位,也極為高興:“我等了許久,總算等到云景先生的新書了,也不知道這次為何隔了這么久!”
他們一邊說著,一邊走進書局,然后就瞧見書架上擺放著云景先生的新書,這書一套竟然有六本!
“怪不得過了這么久,云景先生才出新書,原來這書篇幅有點長!”
“這書裝訂得真不錯!”
“這書多少錢一套?”
……
書局里,負責(zé)賣書的人開口說道:“云景先生的新書一共有六本,裝訂又精良,所以賣兩元三角一套。幾位,今日書店還新進了另一本書,也是從上海來的,據(jù)說在上海賣得極好,只需三角一本。你們?nèi)羰莾杀疽黄鹳I,本店便給你們打個折,只需兩元五角。”
趙先生已經(jīng)大致翻看過《穿成包身工》這本書,聽了賣書人的話,便將目光落在《全球瘟疫》這本書上。
“竟是這本書!我聽說過!這兩本書我都要了?!?/p>
趙先生說道。
他有個好友住在上海,兩人時常通信。
趙先生最初看云景的書,就是因為好友極力推薦。
《穿成包身工》這本書,他的好友之前跟他提過,所以他早已知曉,而《全球瘟疫》這本書,他的好友同樣跟他提過。
現(xiàn)在兩本書一起出現(xiàn)在眼前,趙先生毫不猶豫,就準(zhǔn)備購買。
“這書是寫什么的?”
那個和趙先生一樣喜歡看云景的書的教授詢問趙先生。
趙先生開口介紹道:“《全球瘟疫》這本書,跟《夢游莫斯科》一樣,是刊登在《上海日報》上的。這書寫的是有個研究所研究瘟疫,想用瘟疫來消滅敵對國家,結(jié)果研究出了一種可怕的瘟疫,那瘟疫還傳播開了。”
那教授對瘟疫題材興趣不大,也就不是很想買,而這時,趙先生低聲說道:“聽說這書里,那個研究瘟疫的國家,指的是日本,而他們想要對付的國家,就是中國?!?/p>
教授聽聞此言,吃了一驚,隨即決定將兩本書都買下看一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