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立一個鑒定組,由他負(fù)責(zé),日本人不得參與;
組員由他挑選。
他所做的事,日本人不得干預(yù)。
三木答應(yīng)了宋五車提的要求。
日本人在靠近憲兵隊(duì)的附近,占用了一處宅院,用作鑒定文物的辦公地和儲存地。
門外安有崗哨。
宋五車有一間辦公室,還拉了電話。
總編派了三個年輕男子來,宋五車很是喜歡,一看都是精明能干之人。
日本人把在戰(zhàn)區(qū)掠奪的文物,陸續(xù)送來了,有好幾卡車。
宋五車帶著他的人,先將文物分成幾大類。如青銅器,無論是鼎,還是蓋簋,或是兵器,都?xì)w成一類,事后再來造冊細(xì)分。
三木時不時來查看,見宋五車做得井井有條,很是滿意。
幾天下來,宋五車終于把文物初步整理好了。在整理的過程中,他大略看了一下,上千件各類古董中,精品至少有四五十件,其中堪稱國寶一級的,就有好幾件。
事情嚴(yán)重了。
宋五車覺得總編的決策是對的,自己身上的擔(dān)子重了。
在青銅器中,有一件從中原掠奪來的器物,引起宋五車的注意。這個名叫敦的器物,有三小足和圈耳,蓋可分離。
敦這種器物,在之前很少見到的。
宋五車回家翻看父親制作的相冊,才看到同類的青銅器,才確信此物就是多年前從信陽平橋春秋墓中出土的樊夫人壺。
壺身飾有蟠螭紋,是由幾條螭龍糾集在一起,非常精美。
日本人不懂青銅器,此物運(yùn)來時是和其他東西裝在一個破麻袋里的。并且隨車沒有文物名單,宋五車看到了機(jī)會。
宋五車在造好的名冊中,把他認(rèn)為是精品的四五十件文物打上紅點(diǎn),叫三個年輕人重造一份名冊,把打上紅點(diǎn)的文物刪掉。
這四五十文物,有大有小,如何才能躲過門外崗哨的眼睛,帶出去呢?
好在時在深秋,人們都穿上棉袍。小一點(diǎn)兒能隨身攜帶的,宋五車就叫幾個年輕人每天帶一點(diǎn)出去。然后去吳爺?shù)牟桊^,交給吳爺。
好在初始,日本人沒有防范,進(jìn)出還沒有搜身。
大一點(diǎn)兒的,宋五車想了個辦法。
大凡宅院的廁所,都緊靠著大街,在墻開一小門,掏糞得打開小門清除糞便。
宋五車將大一點(diǎn)的文物包好,放在廁所向外的墻上。夜里無人時,再叫吳爺?shù)娜诉M(jìn)入廁所來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