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度道士,修行到三重天法壇境界,又不斷積功累德,經(jīng)受歷練,滿足一定條件后,方可申請,去邁過傳度之后的第二道大門檻,授箓。
過了這道門檻,稱為授箓道士或者授箓弟子。
授箓弟子所學(xué)和待遇,自然又遠遠勝過傳度弟子。
例如劉長老現(xiàn)在要制備的符墨,便不再是簡單的朱砂,而是以珍稀寶物碧松石髓做主料,結(jié)合多種輔料,一起研制。
其中蘊含的靈力,當(dāng)然不是朱砂可比。
與之相對應(yīng),符筆、符紙也都不是基礎(chǔ)貨色。
劉長老膝下無徒,要煉的符墨比較重要,道童幫不上忙,需借傳度弟子,于是元墨白把自己的徒弟王歸元捐過去了。
這也是授箓道士的職權(quán)之一。
就像傳度道士可以選召道童一樣,授箓道士也能選召傳度道士臨時聽命。
差別在于傳度道士作為天師府正式真?zhèn)鳎枰浔救说亩葞煵环磳Α?/p>
出于尊重,道童院里小道童對所有經(jīng)過傳度的符箓派道士都需要用敬稱。
傳度道士面對授箓道士,禮節(jié)上同樣需稱呼對方道長或長老。
反過來,授箓道士則不需要,除非雙方師承關(guān)系很近。
因此這個世界的道家符箓派,有時也有“傳度道士,授箓道長”的說法。
“作為道士,只有授箓之后,我們才被允許在山外世間行走之際,獨立開壇做法,度世濟人。”
王歸元介紹道:“否則單只傳度道士開壇,必須借自家恩師之名,當(dāng)然前提是師父經(jīng)過授箓。”
并且,按照天師府規(guī)定,真?zhèn)鞯茏邮诠傊螅阌匈Y格出外行走期間,開山立派,為道家符箓派龍虎山一脈開枝散葉,所立宗派,皆尊龍虎山祖庭為正宗。
傳度弟子,可選擇跟隨授箓道士前往分支宗派或道觀,作為骨干。
這是天師府人才分流和影響力擴張的方式之一。
王歸元:“授箓之后,道服法衣什么的就不提了,我們手上除了現(xiàn)有的度牒、經(jīng)書、法器外,師門還會賜下箓牒、笏板(朝簡),配法劍、令旗、號令、拷鬼棒、天蓬尺等寶物?!?/p>
雷俊笑笑:“志存高遠,腳踏實地,我先努力修行,突破到二重天筑基境界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