姑姑借著歡快的氣氛,也拉著姜唯說了幾句知心話,期盼她和姜怡珍姐妹倆未來幸福之類的。
晚上吃年夜飯,那絕對是姜媽和姑姑的舞臺。姜唯和姜怡珍每年都形成默契,快速將肚子填飽,裹挾一大堆瓜子零食回自己房間享用。
春晚不及她們之間分享的八卦軼事有趣,姜怡珍在屋里開著網(wǎng)絡(luò)直播,只當它是背景音。
眼下,兩姐妹是事業(yè)心旺盛,聊著聊著又說回到造紙的事上。
姜唯說她試遍了姜怡珍寄來的助劑原材料,包括但不限于氧化淀粉、骨膠、石蠟等,還有更傳統(tǒng)的植物材料,黃葵和楊藤,都沒有達到加強光亮的效果。
姜怡珍丟下手里的瓜子,一副無可奈何的表情,“你也太心急了吧,你才試了多少次,就你那的環(huán)境條件……“
姜唯沒聽進去,繼續(xù)掰扯著有關(guān)“霧燈“的原理,空氣shi度、黃色光線、木纖維的排列與折射……要考慮的因素都很復雜,她迫切需要有人指點迷津。
姜怡珍此時反倒尊崇傳統(tǒng),她指出了姜唯行動中的最大漏洞。
“古書云,春末夏初取皮。你取皮那會兒都幾時了?“
她神情嚴肅起來,“是,你用了儲備的原料。但你是在做一種要求極高的紙張,一丁點馬虎要不得!“
“你想憑借那些實驗數(shù)據(jù)一對比,就出結(jié)果,抄近道兒!那老天爺也不會看著我們一年之內(nèi)搞定所有事,太便宜我們了!“
姜唯驚得站起來,她一時語塞,不是嫌惡姜怡珍話語間流露出的懶散,而是她的急躁恰恰被姜怡珍點中了!
她這反應(yīng)也嚇了姜怡珍一跳,趕忙拍著姜唯的肩膀安撫道:“你怎么了?你可別誤會了,我不是給你拆臺,也不是勸你見好就收……”
“哎呀,反正就是沒有惡意啦,只是說說而已!你怎么生氣了?”
“不是……”
姜唯立在原地,想到屋外去轉(zhuǎn)轉(zhuǎn),又不忍心惹姜怡珍不快。
“你這脾氣,做什么事都要拿滿分,我支持你!”
姜怡珍揉了揉姜唯的腦頂,她了解姜唯,還會時不時地展現(xiàn)出大姐的風范,令姜唯頓時心頭暖暖的。
“九點過了,龍燈要來了,一塊去看看吧!”
南松鎮(zhèn)的龍燈會在晚飯后,從幾條主路上轉(zhuǎn)悠一圈。舊時會挨家挨戶收些捐贈,現(xiàn)在變成一種夜間的慶祝儀式。
二十多人的隊伍圍著一條“神龍”,浩浩蕩蕩地在街上走著?!吧颀垺狈志殴?jié),龍頭扎有唇舌,繪有須眉,中間幾節(jié)是龍身,有布料連接,最后是龍尾,會左右晃動。
過去的“神龍”中藏著蠟燭,燭光在行動時是會晃動的,讓龍的神態(tài)更加鮮活?,F(xiàn)在里面換成了特制的燈具,也是不停閃爍,模擬舊時的情態(tài)。
龍頭前還有一位師傅擺弄著“夜明珠”,其實是一盞地道的紙燈,用紅紙糊的。
這里還保留著燃蠟燭的習慣,“夜明珠”上下起伏,燭火還能一路延續(xù),很考驗舞燈師傅,以及燈的質(zhì)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