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慮到文鴦寸功未立,劉辯決定讓他代替衛(wèi)疆前往孫堅的老家吳郡富春縣,捉拿孫堅的族人前來金陵問罪。
不大會功夫,已經(jīng)被提拔為御林軍校尉的文鴦腰懸佩劍,昂首闊步的來到了太極殿御書房領命。
只見他身高八尺有余,體格雄偉,生的眉清目秀,器宇軒昂,也是酷愛穿一身白袍,使一條長槍,隱約之中頗有趙云的風范。因此劉辯私下里給他起了一個“小趙云”的綽號。
“微臣文鴦前來領命,不知陛下有何吩咐?”
劉辯正襟危坐,朗聲道:“孫堅這廝扯書烹使,擅自稱王,實乃大逆不道!朕命你率本營御林軍即刻前往富春捉拿孫氏族人。男丁全部充入軍營當做輜輔兵,婦女全部充入教坊司為奴為婢,不得有誤!”
“小校謹遵圣諭!”
文鴦拱手領命,退出太極殿之后,點起本營一千御林軍,火速出了金陵城,前往吳郡富春縣城捉拿孫堅族人。
泰山郡武陽縣,袁紹大本營。
沮授向袁紹建議道:“主公,據(jù)探子獲悉,荊南孫堅已經(jīng)調兵遣將,意在江東數(shù)郡。如此,劉辯定然不能全力北上,我軍可在瑯琊境內的費縣、莒縣、諸縣一帶占據(jù)險要,層層設伏,阻擊江東援軍。再命泰山降寇向東與顯思將軍合圍北海。只要能夠在瑯琊境內阻擋江東援軍一月左右,便可將困守在北海的魏延兵團全殲!”
“公與所言極是,孤給了江東軍機會,只是魏延不走,卻怪不得孤了!”已經(jīng)進位渤海王一年的袁紹撫須頷首,同意了沮授的計劃。
隨著袁紹一聲令下,顏良、麴義、高干、韓莒子、呂威璜、蔣奇等武將各自分兵出動,沿途設置據(jù)點,挖掘陷阱,深溝高壘,做好了阻擊江東援兵的措施。準備施行“阻援圍點”的計劃,爭取一口氣全殲魏延兵團。
數(shù)日之后,不利的消息傳到了金陵。
從壽春出兵向北的常遇春在沛國薛縣境內遭遇了袁軍大將顏良,連續(xù)鏖戰(zhàn)數(shù)次,互有勝負,只是卻無法通過袁軍設置的防御線。
而陶謙為了保存實力,只是命曹豹率領了八千老弱病殘向北進軍,在瑯琊境內進入了麴義的埋伏圈,全軍覆沒,帶了十幾騎親兵狼狽的逃回了下邳。陶謙心疼之下卻是再也不肯發(fā)兵。
“陶謙這廝終究是不肯出全力,要解北海之圍,看來任何人也指望不上了!”
劉辯看了斥候的情報之后,閉目陷入了沉思。半獨立的軍閥終究不可靠,將來機會合適的話,早晚也得拔掉陶謙這顆釘子。當然,那是下一步的計劃,當務之急應該是先設法解北海之圍。
忽然守衛(wèi)宮門的御林軍百夫長來報:“啟稟陛下,關勝將軍從北海風塵仆仆來到了金陵,此刻正在宮門之外求見!”
“什么?關勝來了?速傳!”
劉辯心頭一震,心下隱隱升起了不好的感覺。十有八九是北海被袁軍合圍了,這關勝單騎突圍,到金陵求救來了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