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叮咚……當(dāng)前陸遜——武力32,統(tǒng)率55,智力81,政治46”
“嘖嘖……這家伙成長速度真是快啊,各項數(shù)據(jù)都大幅飆升,更加難能可貴的是智力已經(jīng)超過了80,竟然比趙云與賀齊還要高一些,看來這就是天才,不服不行。既然他主動要求隨軍,那就讓他跟著趙云去錘煉一番吧!”
劉辯和顏悅色的笑道:“伯言你要從軍沒問題,但想做將軍是不可能的!朕身為天子,豈能任人唯親,賞罰不明?”
“那就讓我做校尉吧!”稚氣未脫的陸遜很大度的做了讓步。
劉辯一本正經(jīng)的道:“那也不行,年紀輕輕,寸功未立,何德何能敢求封校尉?”
陸遜不服氣的爭辯:“甘羅十二歲的時候便替秦國出使趙國,小子身為當(dāng)朝國舅,擔(dān)任一個校尉還不行么?若是再低,陛下不覺得寒磣么?”
聽了陸遜的狡辯,滿朝文武雖然不敢大笑出聲,卻也都忍俊不禁,或者低頭偷笑,或者搖頭苦笑。也就是武昭容的兄弟敢這樣對天子說話,換了別人誰敢這樣捋胡須?
當(dāng)然,別人不知道劉辯之所以如此包容陸遜,并非僅僅因為他是武如意的弟弟,而是身為東吳四大都督之一的陸遜是個出色的儒帥。完全成長之后,統(tǒng)率高達97,智力高達96,而政治也達到了90,這樣全面的人才就是放眼整個歷史,也能排的上號。
“賞罰分明,不徇私情,這有什么好寒磣的?”劉辯耐著性子說道。
陸遜指了指賀齊:“他就是剛剛投效朝廷的,為何讓他做校尉,而我不能?”
劉辯莞爾笑道:“賀公苗是由當(dāng)朝三公全力舉薦的,朕自然要加以重用。要不然你們倆比試一番武藝吧,你能贏了賀齊,我就封你做偏將軍?!?/p>
“……”陸遜無語,“要不比試下棋,或者背兵書吧?”
劉辯大笑:“難不成你上陣之后要和山越叛軍比試下棋,或者給他們背誦兵書?然后賊兵就不戰(zhàn)而降?”
“哈哈……”聽了這對姐夫小舅子的對話,滿堂文武再也忍不住,一個個放聲大笑。
陸遜滿臉通紅:“那好吧,遜不做校尉了,封小子一個軍候總該行了吧?”
“什長!”
劉辯做了最后的決定,“再也不能高了,而且還是跟在子龍身邊的什長,要不你就留在金陵,等下去三兩年弱冠之后再隨軍出征!”
陸遜倒也識時務(wù),知道胳膊拗不過大腿,當(dāng)即揮揮手道:“算了,算了……什長就什長吧,省的別人以為我是沾了皇親國戚的光,招惹流言蜚語。”
趙云卻明白,天子讓陸遜在自己身邊做什長,一來是為了鍛煉這個國舅,二來是為了讓自己保護她的安全,急忙躬身施禮:“請陛下放心,臣一定保證陸國舅的安全!”
陸遜對陸康作揖施禮道:“叔祖父,請知會我祖父與父親大人一聲,就說小子隨軍出征去了,切勿掛念。”
陸康微微頷首:“好吧,難得你有投筆從戎之志,老夫也不阻攔與你,在沙場上可要千般小心,不可當(dāng)做兒戲!”
“小子謹遵叔祖父吩咐!”陸遜向陸康拱手領(lǐng)命。
這一路人選就此定了下來,趙云接了調(diào)兵虎符,當(dāng)即帶著賀齊與十二歲的陸遜昂首闊步的出了乾陽宮,先回家辭別蔡琰,收拾了行裝,直奔軍營點兵去了。
連續(xù)派出了兩路兵馬,有陳慶之與趙云分別掛帥,但仍然還差一路人馬前往鄱陽一帶平定祖郎、施但的反叛,當(dāng)下孟珙主動出列:“臣愿求一支兵馬前往鄱陽一帶討伐祖郎、施但等山越叛賊!”
以孟珙的能力,討伐山越賊軍自然是綽綽有余,但在連續(xù)派出三路兵馬之后,兵力本來就不多的金陵自然就會更加捉襟見肘。劉辯還需要依靠孟珙這個機動防御大師來鎮(zhèn)守老巢,自然不會輕易的將他派出去。
“孟卿還需要鎮(zhèn)守金陵,暫時不宜調(diào)動!朕問一下其他各路兵團可有合適的人選推薦,回頭再做定奪。這次廟算就到這里吧!”
廟算結(jié)束,文武百官躬身告退,各自忙碌自己的政務(wù)去了,而劉辯也退出太極殿,大步流星的返回了含元殿御書房,準備召喚人才,以解當(dāng)前的燃眉之急。
“三寶啊,朕休息片刻,沒有我的召喚,不許打擾!”劉辯揉著太陽穴,故作疲憊的說道。
鄭和會意。懷抱拂塵退出了書房之外:“奴婢明白!陛下請放心休息,奴婢知道輕重緩急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