臧霸聞言喜出望外:“糜子仲所言當(dāng)真?”
“吾等同僚一場,而且私交甚篤,竺怎會騙你二人!我等一起歸降天子,將來也好在朝中互相照應(yīng)。”糜竺一副故友情深的樣子。
陳群與臧霸對望一眼,沉思了片刻,最終答應(yīng)了糜竺的挽留:“既然糜兄這般推心置腹了,吾二人便留下來聽天由命吧!”
糜竺又道:“某昨晚已經(jīng)說服了曹豹?dú)w順天子,再加上宣高將軍,你們二位手中已經(jīng)掌控了兩萬兵馬,剩下的兩萬人在陳登手中。若是他不肯歸順又當(dāng)如何?”
臧霸臉上浮現(xiàn)殺機(jī):“若是這樣的話,我等便殺了陳珪父子,開門迎接天子,也算是立下大功一件!”
三人計(jì)議停當(dāng),又派人通知曹豹,并且派遣了家丁、門客,密切關(guān)注陳珪父子的動靜。
陳府。
陳珪父子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在書房里密謀。
“投降吧,事到如今,別無退路了!”陳珪嘆息一聲,“沒想到陶謙竟然被刺殺了,早知如此,就不該腳踩兩只船!”
“陶謙之死,怕是與天子脫不了干系?。 标惖菓n心忡忡。
陳珪點(diǎn)頭:“十有八九,但此事心中有數(shù)便是了,在外人面前絕不能提起半個字,免得招惹禍端!”
“若是投降之后,天子會怎生對待我們陳家?”陳登問父親。
陳珪撫須沉思:“按照關(guān)系來說,天子應(yīng)該與糜竺更親近,但他在詔書里卻讓為父暫代刺史之位。說明他還是不想與下邳的世家撕破面皮,我等與天子并無深仇大恨,先前為陶謙謀劃只不過各為其主,料來天子不會過于為難我陳家!”
陳登點(diǎn)頭同意父親所言:“既然要開門,宜早不宜晚,咱們先搶在糜竺開門之前,出城歸降吧!”
“吾兒所言甚是,開門投降!”陳珪點(diǎn)頭應(yīng)允。
父子二人商議停當(dāng),陳珪、陳登父子下令打開城門,搶在糜竺一行之前出城迎接天子大軍去了。
糜竺與臧霸、陳群聞言,不由得大呼意外。
臧霸滿臉鄙視,又惋惜不已:“這陳氏父子比墻頭草搖擺的還要快,沒想到被他搶著出去歸降了,咱們也不能落后了!”
當(dāng)下,糜竺與臧霸、陳群也帶了隊(duì)伍,又叫上曹豹一塊出了城門,向南迎接天子的大軍。
劉辯率大軍一路向北,旌旗招展,距離下邳城還有三十里的時候,就遇見了前來迎接的隊(duì)伍。
陳珪、陳登父子在前,糜竺、陳群、臧霸等人也不敢落后,紛紛跪地叩頭,俱都山呼萬歲:“陛下大軍遠(yuǎn)道而至,罪臣等迎駕來遲,望陛下恕罪!”
搭上眼一看,便知道徐州的文武幕僚來了一大半,暗刺陶謙迫降徐州的計(jì)劃完美收官,終于兵不血刃的完據(jù)徐州,實(shí)在是一件振奮人心的事情!
“諸位臣子勿要多禮,陶恭祖被刺之后,爾等能夠力保徐州局面不亂,俱都功不可沒!朕這次提兵入徐州,一來為了防備青州黃巾入境,二來擔(dān)心曹操因?yàn)橐獔?bào)父仇,做出沖動之舉,如今看到徐州賢者云集,朕就放心了!”
劉辯翻身下馬,把所有的徐州幕僚一一扶起,和顏悅色的安慰一番,以安眾人之心,給他們吃下一顆定心丸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