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今晚與朋友聚會,所以更新晚了一點。雖然小酌了一杯,但也沒有忘記更新,新春佳節(jié),諸位兄弟多多擔待,最后再求一下月票)
陶謙、孔融最先應(yīng)召而來,其他諸侯也不敢怠慢,陸續(xù)趕了過來。
為了避免給諸侯留下言而無信的形象,劉辯下令把軟禁了多日的袁術(shù)釋放出來,允許他參加今日的諸侯會議。
群臣參拜完畢,何太后高高端坐在上,似乎又找到了昔日在朝堂之上揮斥方遒的風光,清了清嗓子,朗聲道:“諸位卿家,去年大將軍何進招董卓進京誅殺宦官,這逆賊不思報效,反而欺君罔上,行大逆不道之舉。我皇兒寸錯未犯,竟被他強行廢除帝號,惹得天怒人怨,怨聲載道。諸位卿家舉大義興兵,共伐董賊,哀家甚感欣慰!”
“而今,我皇兒臥薪嘗膽,勵精圖治。于江東招募了五萬義軍,渡江伐賊,斬華雄之首,擒獲徐榮,威震賊軍。以弱冠年紀,建下此番功績,實乃xiong懷韜略,雖高祖、光武皆不及也!既然諸卿家皆在此地,哀家便以太后之命倡議諸位擁立我皇兒重新登基,宣布董賊所立劉協(xié)不合法典,帝位無效。眾卿家以為如何?”
“太后英明,我北海軍民皆俯首稱臣,擁戴弘農(nóng)王重登帝位?!?/p>
何太后話音剛落,孔融的態(tài)勢。
沒想到世受隆恩的袁紹竟然站出來唱反調(diào),這讓何后面有慍怒之色,拿眼睛瞟了坐在旁邊的兒子一眼:“皇兒,你怎么看?”
其實,劉辯壓根就沒想這么快的奪回自己的帝位,只是想借著何后的倡議試試各路諸侯的反應(yīng)而已。
江山是打出來的,并不是討回來的!
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?,F(xiàn)在大漢朝的這頭麋鹿也差不多丟失了,雖然諸侯表面上對漢室還算尊崇,但私底下難免會有不臣之心,只是現(xiàn)在都不敢流露出來而已。
就算他們現(xiàn)在把自己推上了帝位,但當有一天看到自己孱弱不堪的時候,難保就不會變成下一個董卓。只有向諸侯展示強大的武力,才會讓他們心悅誠服,誠惶誠恐的跪地稱臣!
“曹孟德將軍為何一言不發(fā)?”
劉辯并沒有直接回答何太后的話,而是把目光轉(zhuǎn)到了一直微閉雙目,沉默不語的曹操身上。
聽到弘農(nóng)王突然點自己的名,曹操猛的睜開了眼睛,小心翼翼的出列,拱手道:“以操之見,昭告天下之事可行,但不必征得各地官吏的同意,只須知會一聲即可。那董卓擁立陳留王,又何曾征得天下同意?”
“此言甚善,就按照曹將軍所說行事。哀家馬上提筆寫一封懿旨,昭告天下臣民,廢除劉協(xié)帝位,由先帝嫡長子劉辯重登帝位?!?/p>
終于找到了折衷的方案,何太后喜出望外,等曹操話音一落,立即抓住機會做了最終決議。并且下令會議到此為止,完全不給“昭告派”反擊的機會。
“區(qū)區(qū)一席話,便腳踩兩只船,既不得罪袁紹也不得罪太后,果真奸雄也!”
看到曹操緩緩?fù)巳胫T侯行列,面上古井不波,一副深藏身與名的姿態(tài),劉辯不由得在心中暗自夸贊了一聲。只可惜劉備因職位低下,并沒有受到太后的征召,否則劉辯倒是很想看看劉備在這件事情上作何反應(yīng)?
“眾卿告退,哀家旅途勞累,要休息了!”
得到了想要的結(jié)果,何太后也不理會諸侯是否還有話說,打著呵欠直接起身走入了內(nèi)帳。
看到何太后離去,孔融、陶謙等擁立派俱都笑逐顏開,樂呵呵的結(jié)伴離開。袁紹只能嘆息一聲,一言不發(fā)的郁悶離去。就連袁紹都走了,其他諸侯自然不會再留下來自討沒趣,紛紛辭別弘農(nóng)王,陸續(xù)離去。
夜色深沉。
侍衛(wèi)突然來報:“北平太守公孫瓚正在營門外求見!”
“深夜前來,所為何事?宣他進帳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