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了韓世忠一聲吩咐,眾漢軍紛紛跳回自己的小船,追隨著韓世忠向桑落洲方向退去。只留給了黃蓋一艘滿載尸體的小船。
孫堅聽聞祖茂又戰(zhàn)死,不由得悲從中來,下令全軍拼命攻打桑落洲,誓要替祖茂、陳武報仇,誓死斬殺韓世忠。
但被甘寧從后面尾隨著追襲,魯肅又與盧植親自督率船隊從水寨中沖殺出來,韓世忠也再次換了艨艟,三面夾擊孫堅。辛虧周瑜、孫策率軍來援,與漢軍陷入混戰(zhàn)之中,方才讓孫堅率領的主力從困境中解脫了出來。但仍然遭受了巨大重創(chuàng),孫堅不敢再戀戰(zhàn)下去,只好下令暫時向上游退去。
當鼓聲逐漸消弭之時,整個江面上飄滿了伏尸與破損的船只,江水一片血紅。殘破的旌旗甲胄,滿江比比皆是。
而長江兩岸依然一片桃紅柳綠,絲毫沒有因為這場惡戰(zhàn)而改變了它的顏色。
天亮之時,雙方各自統(tǒng)計損失,孫堅的大小船只共沉沒折損一百多艘,陣亡溺斃了一萬兩千人,此外還傷了先鋒張定邊,折了陳武、祖茂,這一戰(zhàn)可謂慘??!
而漢軍的情況雖然稍好一些,但也同樣慘烈。折損了大將蔣欽不說,就連親自督戰(zhàn)的主帥盧植也在混戰(zhàn)中被孫策射中了鎖骨,導致身體狀況更加每況愈下。此外還有將近七千士卒在這場江戰(zhàn)中失去了性命,船只沉沒三十多艘。
盧植被醫(yī)匠做過處理之后,臉色蒼白,臥床難起。
魯肅建議道:“這一戰(zhàn)孫軍知道了我軍的厲害,軍心必然忌憚!況且韓將軍這一戰(zhàn)用兵如神,不如盧公就把指揮權放給韓將軍,你帶著公奕將軍的尸體回金陵休養(yǎng)去吧!”
韓世忠與甘寧一同拱手:“請盧公回金陵休養(yǎng)!柴桑有我等與子敬先生死守,必然不讓孫堅過柴桑一步!”
看到盧植面有猶豫之色,甘寧再次進言道:“某也知道盧公擔憂我與良臣兄不合,自昨夜之戰(zhàn)后,我甘寧便以良臣兄馬首是瞻,任憑他驅使!”
“如此,老夫便放心也!”
聽了甘寧的保證,盧植方才放下心來,命令將自己的假節(jié)鉞轉給韓世忠,命他總督柴桑的人馬,阻止孫堅軍的東下。然后在三百人馬的護送之下,攜帶著蔣欽的靈柩踏上了返回金陵的旅途。一面派遣使者將戰(zhàn)報快馬加鞭的送往千里之遙的北海。
孫堅率軍向上游退了五十里,在蘄春縣內尋找了一個平坦的江岸暫時駐扎,一面召集眾將誓要報仇雪恨。
“公瑾啊,悔當初不聽你的建議,以至于折損了祖茂,這口氣我實在咽不下!我軍在荊南準備了將近一月,以六萬人馬順江而下,竟然連區(qū)區(qū)一個柴桑都過不去,我孫堅還有何面目立于天下?”
孫堅一面向周瑜表示了悔意,一面征求道,“不破柴桑,此恨難平!公瑾可有妙計助我擊敗韓世忠與甘寧?”
周瑜眉頭緊鎖,應聲出列:“回主公的話,以瑜之見,要奪柴桑,需要先拿下桑落洲。我這里倒是有個強攻桑落洲的主意,只不過可能浪費一些時日,不知道當講不當講?”
“直說無妨!”
得了孫堅的吩咐,周瑜便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說了出來。孫堅聽后連聲稱贊,立即吩咐眾將照辦,等準備好了之后,再次強攻桑落洲,先把這個卡在咽喉中的刺給拔掉,再圖柴桑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