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延急忙向眾游俠拱手致謝:“多謝諸位俠士援救,否則只怕此刻袁兵已經(jīng)登上了城頭!”
“將軍言重了,我等皆是大漢子民,自然要幫助朝廷。更何況還有子義兄的邀約,便是赴湯蹈火,也是在所不辭!”
眾游俠紛紛抱腕還禮,其中一人格外讓魏延矚目。
只見他身高約有七尺五寸,生的眉清目秀,溫文儒雅,但一雙眸子里的目光卻是堅毅而自信。手里提著一桿奇怪的長槍,長約一丈七左右,但槍刃卻是魏延從未見過的“十”字型;而且他腰間懸掛的刀也非常獨(dú)特,又彎又細(xì),看上去似乎還不如佩劍更重一些。
魏延的目光之所以被此人所吸引,除了他相貌出眾,武器獨(dú)特之外,還因?yàn)榇巳说纳硎至说谩?/p>
魏延在城頭上看的清楚,這支百十人的游俠隊伍之所以在十萬袁軍中如入無人之境,除了太史慈在前開路,所向披靡之外,也與這個用十字槍的年輕男子斷后有關(guān)。
太史慈的一桿盤龍戟固然無人能擋,但這年輕人的十字槍也是沒人敢近,一路上下翻飛,同樣刺翻了百余名追襲的兵卒,才讓這支游俠隊伍擺脫了袁兵的追襲,安然無恙的進(jìn)入了劇縣城中。
看到魏延打量自己的兄弟,太史慈笑著引薦:“魏將軍,這位是慈去年在海邊游俠之時遇上的一位知己。他武藝了得,為人豪爽,與慈一見如故,因此拜為了結(jié)義兄弟!”
“幸村,快快向魏將軍施禮!”太史慈招呼道。
年輕人急忙站了出來,靦腆的一笑,向魏延作揖施禮:“庶民姓田名真,字幸村。祖上乃是秦末田橫之后,因大難臨頭,帶著家眷泛舟逃亡到了數(shù)千里之遙的夷島之上。四百年來繁衍子嗣,才到了田真這一代。聽聞故土正逢亂世,故此泛舟遠(yuǎn)來,希望能夠有所建樹!”
魏延這才恍然大悟:“原來如此,怪不得我聽著田兄弟的話音有些別扭,看著你的武器也如此奇特。原來是從夷島渡海而來,倒是讓魏延開了眼界!”
“幸村他雖然在夷島長大,但卻是心系故土,自幼念念不忘?!碧反仍谂赃呇a(bǔ)充道,唯恐魏延會因?yàn)樘镎娴纳矸荻纳娴佟?/p>
田真亦是拱手道:“某乃炎黃子孫,我的祖宗先人都在這片土地上。雖然某自幼生長在夷島,但卻從來不敢忘懷自己的身份!我田真一片赤誠之心,日月可鑒!”
就在這時,城外再次響起了袁軍沖鋒的號角。
魏延急忙拱手道:“容某先殺退袁兵的進(jìn)攻,再來與諸位俠士敘話!”
太史慈手提盤龍戟,尾隨著魏延向城墻上沖去,“諸位弟兄,我等既然進(jìn)了劇縣,就要拼死幫漢軍守住城池!”
田真手提十字槍,腰懸村正彎刀,緊跟著太史慈的步伐沖上了城墻。其他的百余名游俠,各自手持奇形怪狀的兵器,同樣登上了城頭。
眼看著蕭摩訶即將登上城頭,袁譚的心里幾乎樂開了花,沒想到卻被那個提長戟的家伙從城頭上shele下來,這讓袁譚惱怒不已。
雖然攻勢受挫,雖然蕭摩訶負(fù)傷,但袁譚仍然不甘心,再次親自擊鼓助威,命令全軍再次發(fā)動強(qiáng)攻,誓要浴血破城。
歷經(jīng)了將近一個月的鏖戰(zhàn),北海的四萬守軍已經(jīng)折損了差不多一半,此刻還有兩萬一千多人堅守在城墻上,與城下袁兵的差距幾乎達(dá)到了五倍。
看著袁兵卷土重來,腳步聲震顫大地,號角聲震耳欲聾。
剛剛因?yàn)樘反纫恍卸杂姓駣^的軍心頓時又有所萎靡,本來還以為是江東的援軍到了,沒想到來的卻只是一幫游俠,不過百十人而已,對守城又能有多大的幫助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