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秦始皇開啟了登泰山封禪的序幕之后,漢朝的歷代皇帝也多有效仿,漢靈帝就曾經(jīng)去過幾次。此刻劉辯信口胡謅,其他人也不辨真假,只能洗耳恭聽!
“俯首無齊魯,東瞻海似杯;
斗然一峰上,不信萬山開。
日抱扶桑躍,天橫碣石來;
君看秦始后,仍有漢皇臺?!?/p>
劉辯在寶船巨大的甲板上來回走了幾步,再次慷慨激昂的賦詩一曲。引得上至將校,下至兵卒,無不擊節(jié)叫好,撫掌稱贊。
這個年代能識幾個字就是別人眼里的文化人,更別說能寫出這樣大氣磅礴的詩句。很多將校根本不知道天子吟誦的這首詩描述的什么,只是看到身邊的其他人俱都擊掌叫好,紛紛跟著濫竽充數(shù)罷了。
船隊繼續(xù)前行,不多時便將田橫島甩在了身后。
鄭成功向東眺望的時候無意間發(fā)現(xiàn)海面上漂浮著一艘小船,初始的時候是向西行駛,突然間又掉頭向東加速逃離。
“這條民船如此奇怪,莫不是袁軍的探子?當派遣船只捉拿回來問個明白!”鄭成功手按佩劍,向天子建議道。
這一路行來,浩浩蕩蕩的船隊也遇到了不少民船。但他們知道這是軍隊的船只,應該不會為難普通的漁民,因此也就不慌不忙的繼續(xù)向前行駛。掉頭逃跑的情況還是第一次遇見,由不得鄭成功不小心翼翼!
“嗯,朕也看到這條小船了,行蹤的確可疑!鄭卿便親自帶人把這條船只追回來!”
劉辯順著鄭成功指的方向極目眺望,果然發(fā)現(xiàn)了這艘可疑的船只。當即命令鄭成功親自率隊去捉拿。
得了天子一聲吩咐,鄭成功跳下寶船,帶了三艘艨艟快速的向西追去。過了半天的功夫之后,果然把這艘行蹤可疑的漁船押解著,從后面追上了船隊主力大軍。
當艨艟靠近寶船的時候,鄭成功一躍上岸,大聲下令道:“把這船上的男女老少全部押解上寶船,讓陛下親自審問!”
艨艟與寶船同時并肩行駛,不大會功夫,漁船上的百姓便被全部驅趕到了大船上。
只見這些人服裝奇特,與中土大為不同。大約四十多人,有男有女,有老有少,操著“咿咿呀呀”的奇怪語言。一個個滿臉驚恐之色,用手使勁的比劃著,想要解釋什么,奈何言語無法溝通,說了半天,也是徒勞無功。
向東幾百海里便是朝鮮半島,劉辯突然意識到這幫人很可能是來自高句麗的棒子,便傳令下去:“傳朕命令,詢問下船隊中可有略通高句麗語言的士卒?命他到船上來替朕翻譯幾句,必有重賞!”
一番折騰之后,果然從兩千船夫中找來了一個略通高句麗語言的漢子。先是登上寶船參拜了天子,然后去和這幫俘虜交流了一會,接著回來向皇帝稟報。
“啟稟陛下,這幫人自稱來自東方的新羅國,為了躲避戰(zhàn)火才向西避難,并非斥候探子。據(jù)他們自稱,龍城國國君于去年因病辭世,儲君李淵即位。今年剛剛開春,李淵便派遣了長子李世民、次子李元霸,以及大臣李績,率領了數(shù)萬龍城國士兵向南進攻,一路上勢如破竹,已經(jīng)占領了半個新羅國?!?/p>
“李世民?李元霸?李績?”劉辯頓時有些思密達了,“嘖嘖……李家父子也不甘心寂寞呢!這是要和朕比試誰統(tǒng)一的更快嗎?”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