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瓊只是惱怒被西涼軍指名道姓的罵陣,這里面的厲害自然明白,聽了劉伯溫的話便不再言語,心中很是悶悶不樂。
斥候還沒動身,袁紹的使者就快馬趕了過來,翻身下馬跪倒在劉辯面前:“參見弘農(nóng)王殿下,盟主大人已經(jīng)決定迎戰(zhàn)西涼軍,故此想讓殿下出兵一支助戰(zhàn)!”
“好啊,那就殺個痛快!”
聽說聯(lián)軍準備迎戰(zhàn),秦瓊頓時變得眉飛色舞,十指關機攥的“格格”作響,一副準備大殺一場的樣子。
雖然袁紹的使者這樣說,但劉辯還是擔心袁紹會給自己下套,騙自己的人馬出去當炮灰。在使者走后仍然派出了斥候去打探聯(lián)軍的情況,得到了十五萬聯(lián)軍出戰(zhàn)的確鑿消息,這才放下心來。
“既然聯(lián)軍已經(jīng)出戰(zhàn),咱們也不能墮了威風,出戰(zhàn)!”
劉辯一邊披盔掛甲,一邊高聲下令。
一番商議之后,決定留下劉曄、凌操率領五千人馬守衛(wèi)營寨,看護糧草,其他的武將全部跟隨著弘農(nóng)王出寨迎戰(zhàn)西涼軍。
東吳軍至少已經(jīng)組建了半年,也該讓本方將士見識一下大場面了,倘若能夠經(jīng)歷二十萬人大規(guī)模戰(zhàn)役的洗禮,無疑將會大幅提升本方士卒的戰(zhàn)斗力。
隨著一聲悠揚的號角,寨門大開。
劉辯在眾將的簇擁之下,引領了一萬人馬出了營寨,會合了其他各路諸侯,漫山遍野的向西進軍,朝著西涼軍列陣的地方而去。
被西涼軍壓制了許多日子,關東軍士氣萎靡,所以袁紹與曹操決定發(fā)動一場大戰(zhàn),鼓舞一下軍心。
在袁紹的調(diào)令下,公孫瓚率領本部八千白馬義從在前,一萬精銳步卒在后,劉關張的一千人夾雜其中,護衛(wèi)在聯(lián)軍的右翼。
公孫瓚的北平軍向里依次是陶謙的徐州軍、張楊的上黨軍、劉岱的兗州軍、喬瑁的東郡軍、孔融的北海軍。兵力從七八千到一萬五不等,整個右翼約有六萬人。
馬騰引領了本部九千西涼騎兵在聯(lián)軍最左側(cè)護衛(wèi),胯下白馬,手中長槍的錦馬超單騎當先,引領著整個左翼,向著西方的虎牢關席卷而去。
馬騰久聞呂布驍勇,天下無雙,又知道自己的兒子少年氣盛,唯恐有失,吩咐了龐德提著大刀緊隨馬超左右,寸步不離。
在九千西涼馬家騎軍的護衛(wèi)之下,向里面依次是韓馥的一萬五千冀州軍,由張郃率領的五千大戟士在前面開路。再向里依次是王匡的河內(nèi)軍、袁遺的山陽軍、鮑信的濟北軍、張超的廣陵軍、張邈的陳留軍,同樣也是六七千到一萬五不等,整個左翼的兵力大約在五萬五千人左右。
位居聯(lián)軍中路的則是袁紹的兩萬渤海軍,以顏良率領五千精銳重騎兵突前,文丑、韓猛、高覽等河北名將護衛(wèi)在袁紹左右,袁術的幾個部將俞涉、陳蘭也被勒命隨軍出戰(zhàn)。
與袁紹的人馬毗鄰的是曹操率領的一萬五千人,由夏侯兄弟督率前軍,曹仁、曹洪護衛(wèi)在曹操左右,李典、樂進統(tǒng)領后軍,以雁行之陣向虎牢關方向推進。
鑒于劉辯身份特殊,所以袁紹也讓一萬江東軍夾雜在各路諸侯的中間,與曹操毗鄰。劉伯溫令旗一揮,命秦瓊、周泰突前,關勝、衛(wèi)疆護衛(wèi)左右,花榮殿后。列出矩形方陣,隨著十五萬關東軍,向著虎牢關并肩前進。
十八路諸侯,除了孫堅移師滎陽,孔伷率部護衛(wèi)糧草、袁術軍屯兵封丘之外,其他各路諸侯全部出擊,迎戰(zhàn)西涼鐵騎。
十六萬大軍并肩前進,漫山遍野的逶迤向西,踩踏的塵土飛揚,遮天蔽日,鳥雀難飛,百獸遁走,沃野平原,寸草不生。
沒想到憋了半月的聯(lián)軍突然出寨迎戰(zhàn),呂布既興奮又意外,三萬西涼鐵騎列成方陣,嚴整以待。
高順在虎牢關上看到聯(lián)軍全力出擊,遂翻身上馬,引領著五千陷陣營,一萬精銳步卒一聲吶喊殺下關來,為呂布助陣。而西南、西北兩個方向同時塵土大起,卻是華雄、徐榮各自引領了一萬精銳騎兵前來助戰(zhàn)。
獵獵旌旗,迎風招展!
號角嗚咽,劃破長空!
鼓聲隆隆,大地震顫!
一場大戰(zhàn),廝殺在即!
ps:本來打算晚上10點就更新這章的,上床睡了一會,醒來的時候已經(jīng)10點半了,奮力碼字,趕出了這么一章,既算今天的第五更,也算明天的第一更吧!最后感謝日月2000幣的打賞,宗師許大少漢文1888幣的再次打賞!"